第38部分(第1/4 頁)
玉華和梅蘭講了找到馬苛的全部經過。最後悲愴地說:
“我始終不明白,那屈老師怎麼會突然來到那裡的呢?若不是他來,阿衝可能不會死。它是為了救他,硬是為他擋住了那一槍的!”
她是不可能知道,老屈頭對他的老朋友護林老頭的那一份情感。可梅蘭卻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對於老人來說,那座深谷中的小木屋,是他永遠斬不斷的思念。
小木屋在兩座大山的夾谷底,山背後的另一面,是常年奔騰不息的喀拉喀什河。激流兩邊,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林海。小木屋全部為木質結構,合抱粗的雲杉,被砍成一條條的,就那樣拼搭起來。屋頂也是杉皮蓋的。小屋的正面有一條通向谷口的小路,另外三面長著密密叢叢的紅柳。紅柳一側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流中層層疊疊的大小卵石,上面長滿了一層厚厚的苔蘚,綠得流油。
還是護林老頭在世的時候,這兒曾經是一處深山中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那時候紅紅火火的,熱鬧極了。大山裡的獵手們,天天都來這兒聚會,小屋中火塘的火晝夜不滅,笑語喧譁。在東江上游的千山萬壑之中,護林老頭是一個極受人尊敬的人物。山裡狩獵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兩人以上的槍手圍獵,無論打到什麼,都是要平分的,而獵手只能獨自享有獵物的頭。平時圍獵,獵人們打到了什麼野豬、羚牛、獐子、麂子等,都是抬到護林老頭的小屋前,由護林老頭主持公道,按人頭分配。大山的子民,心胸如山一樣寬厚,獵戶們從來任憑老頭裁斷,不會有絲毫的反對意見。有時候,獵物太小,人多時分不過來,比如一隻野兔,一隻山雞,一隻地鼠什麼的,獵人們就拿到護林老頭家來,由那黃臉山婆子亮一手拿手好技,做成美味佳餚,於是就人人推金山倒玉柱,抬出自家釀造的苞谷土酒,一醉方休。
自從護林老頭為了那一隻雪花般潔白的茸毛猿猴以身殉職後,小屋從此清冷了!彷彿擔心驚擾了老人的英靈似地,山民們每當經過這個山谷,都故意遠遠地繞道而走。誰也不願再來到這個峽谷中的小屋,哪怕是看上一眼。昔日的輝煌,遑成今日的清冷和淒涼。人們的心頭,許是逐漸地淡忘了吧。
不過,也有人永遠放不下這個小屋,對他們而言,小屋,那是一段永難割捨的記憶,沉重的記憶。他們就是那位黃臉山婆子和她的兩個兒子,當然還有老屈頭。每當老人的忌日,或是傳統清明時節,老屈頭都要帶上黃臉山婆子,率領著一對兒子,來到這深山峽谷中,誠心祭奠護林老頭。
護林老頭殉難的地方很遠也很高,他的遺體長眠在一個非常偏遠的高山之巔,一般人難以到達,獵人們也從不對黃臉山婆子提及。小屋中的一切傢什、被褥、衣物,還有皮毛、山貨等等,當初全都堆放在小屋前的一個土坑裡焚燒了的。那兒被當成了護林老頭的墳塋,成了老屈頭和黃臉山婆子們唯一寄託哀思的地方。他們一般都在那兒祭奠護林老頭的靈魂,燒幾堆紙錢,灑兩杯清酒,讓兩個兒子作幾個揖,磕幾個響頭。
不過,老屈頭是知道護林老頭長眠的地方的。護林老頭是大前年的深秋裡殉難的,今年是殉難的第三個年頭。老屈頭記著他的忌日,還隔三天,他就做起進山的準備了。今年他不想帶了老婆孩子們一同去,他要一個人去好好地與護林老頭敘一敘。那天他按排人為他打理好自己的課程,向教務處申主任請了假,起了個大清早,對老伴兒說一聲“山裡有個朋友尋我有事的,要到大後天早上或中午才能回來”就走了。黃臉山婆子很理解地點點頭,背過身去抹眼淚去了!她當然明白老頭子是心痛她和孩子,不再讓她和孩子去爬那高山峽谷的羊腸小道了。如今孩子要上課,自然抽不出時間,而她這一段也不是太利索。上回護林老頭的忌辰,為了去祭奠他,她還在半路摔了一跤,回來躺了十幾好天的。
老屈頭一個人走進了沉默的大山,在小屋中獨自一個人喝著酒,那小桌子上當然擺著另一副杯筷的,是為老酒友護林老頭留的。整整兩天兩夜,他就那樣和那位亡靈喝著。火塘裡燒著雜木,牆壁上點了松明子,他時而喃喃自語著,似在和護林老頭對話;時而放聲嚎啕。第三天,他來到護林老頭最後一聲吶喊的懸崖頂上,在那座小小墳丘前點上三柱香,擺了兩碟小菜,又拿出那兩隻當年他二人喝酒用過的小酒杯,全都斟滿了。就見他嘴裡喃喃唸叨一番,自己端了一杯,去另外一杯碰了,自己先幹,回頭又將那另外一杯淋在了墳丘之上……
老屈頭與那墳中的亡人一直喝到日頭西墜,上弦的月兒上了東山,直至那皮囊中的酒全都喝完了,他才起身返回,往峽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