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我的膳食比照陛下減等的旨意也減等,宮中用度酌情儉省,換以米糧救濟淮南饑民。”
秀淮有幾分躊躇,同秀南互看了一眼,才道:“娘娘,奴婢聽說中樞相公們已經出了決斷,說是已經有了賑災之文書送出去了。娘娘每日的用度本就不多,如果再儉省,這宮中餘下之人又該如何呢?再說了,若是陛下回來知道了,只怕也是要生氣的。”
周憲笑道:“之前陛下的旨意,也只是他自己的膳食減等,其餘諸人不在此例。我自然同他是一樣的。這也儉省不到那裡去的,不過是略微盡一份心意罷了。”況且有向訓坐鎮淮南,理應不會出什麼大亂子的。
兩個宮女這才勉強下去傳旨去了。
不說周憲這裡的事情,只說周宣那邊卻是滿心激動的。她雖然憂愁南唐的未來,但是如今的情景也由不得她退縮了。國後之位她勢在必得!所以雖然有鐘太後反對立周宣為後,但是卻沒有有力的說辭來反對,最終她還是如願地做了國後,雖然比李煜登位要晚了一個多月。
“娘娘,恭喜娘娘!”周夫人看著長女一身大紅鳳袍,儀態大方高貴,滿臉都是笑意。
周宣翹起手指,看著染成紅色的指甲,手指上光芒璀璨的戒指,抿唇淺笑。小妹沒有進宮,甚好。也免得自己對她動手了。這個時候還不是和周家扯破臉的時候。
“大公子被封為世子,娘娘您這位置就穩妥啦!”周夫人想到世子的位置沒有定,就說了一句,她以為大外孫仲寓的世子之位是一定的。豈料皇太后說世子不宜定得太早,且仲寕算是前太子弘翼的嗣子,也有登上世子之位的可能,還是看看再說。李煜便沒有提世子之事了。
周宣臉色沉了沉,鐘太後如今還想著給自己下絆子,她心中氣很是不順,李煜對鐘太後很是孝順,自己目前也只能委屈求全了。周宣心思急轉,想到了其他事情上,同趙匡胤的聯絡倒是該加緊了。大周的皇帝北征,趙匡胤應該也是隨徵的將領了,應該等到大周皇帝一死,周憲做了寡婦,趙匡胤就會黃袍加身吧!周宣對自己能想到大體歷史脈絡很是滿意,周憲,即使她如今是風光的皇后,以後還不是守著孩子日夜擔心受怕的寡婦一個?
周夫人見周宣的臉色先是不好,後又轉好,以為她是有了主意。便低聲道:“娘娘您雖然貴為國後了,但是太后那裡還是多多走動一番吧,她畢竟是你的婆婆國主的親生母親。如今不是王府裡,這皇宮之中什麼都多,美人更是多,沒有了婆婆的歡心,這正妻也不會好過啊!”
周夫人擔心的,自然是鐘太後會等先帝大葬之後,會乘機向後宮填充更多的美人,以分薄女兒的身上的恩寵。
周宣自然知道周夫人的意思,她搖了搖頭淡笑道:“母親放心吧,這件事情我心中有數。”
周夫人見周宣成竹在胸的樣子,想到長女一直以來表現得聰慧和強悍,便將不再擔心了。事情一畢,周夫人就出宮出了。不久之後,皇宮之中就傳出了國後自許佛門代替國主和她自己為先帝禮佛三年的事情來。不管人們心中如何想,表面上,大家都是一致稱讚國後的仁孝。自唐末以來天下大亂****理道德都被拋諸腦後了,如今周宣這麼一出,倒是讓聚集金陵的讀書人稱道了。
當然周宣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她的目的其實很簡單,自己這個兒媳為公公如此了,那麼作為兒子的李煜,便更要守禮了。後宮之中這個時候就不會進什麼美人了。
鍾皇后當然知道周宣這樣做的意圖,只是勾起唇角冷冷一笑,看向延福宮中李景的畫像,下定決心般道:“我知道皇上你走時最不放心的就是重光了,你放心,國事上我無法做什麼,但是絕對不會任由一個女子將他捏住,毀掉祖宗創下的基業。”
而這個時候的趙匡胤,早已經入了劍門關,進入了成都府。一路之上,但見蜀國秀麗風光,感嘆大好河山之美,更是為此地較之開封還略勝一籌的繁榮而驚歎。
“二哥,蜀國山川秀麗,成都富庶之名,果真是名不虛傳。”韓重贇也道。“若是陛下讓咱們哥倆做的是徵蜀的前鋒將軍就好了,比做使臣可要風光多了。”
趙匡胤聞言一笑,自己雖然想隨天子親征以求立功,但是契丹勢大,諸將中許多人都是有懼意的,加之幽雲一地苦寒,便是有天子壓陣,只怕也很難討得好去,想來會有人勸請陛下回朝了,而以陛下的心性,那些勸解之人只怕討不得好去……說來,他也不大理解陛下為何執著於收復幽雲,而置富庶的兩川同江南不顧呢?搖了搖頭,他看了眼離自己兩人又幾步距離的文官使臣禮部小吏徐臺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