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行軍之中。
周憲看著大軍在晨光中走遠,那裡有她的丈夫和弟弟。
“阿孃,阿爹和小舅舅也在裡面嗎?好威風!”寧哥雙眼晶晶亮。
周憲低頭摸了摸寧哥的頭道:“是啊,你阿爹和舅舅都在其中。要是我們寧哥有一天能夠這樣,阿孃就高興了。”
一邊的豐哥雙眼含笑看著小胖子弟弟,轉頭看向已經不大見蹤跡的大軍,小小的臉龐上盡是堅毅之色,總有一天,自己會同阿爹一樣,穿上明光鐵衣建功立業!
“娘娘,兩位殿下,時候不早了,該回宮了。”大寧宮內侍總管安路上前恭敬道。
周憲點點頭,掃過四周散開的侍衛,當前得首領,依然是當年的許昌,只是比之當年,他的態度恭敬得多。周憲想到遠在遠在蜀國的趙家兄弟,微微搖了搖頭,牽著孩子帶著兩個侍女緩步下了山去了。
汴梁城也一日比一日繁華起來,街道之上趁著春耕之前的閒暇出來做小買賣的百姓也多了不少。
“豐哥,你爹爹年前下詔取消了對百姓釀酒醋的限令,還將商販之稅做了定製,如今市場才這般繁榮的。”周憲看著熙熙攘攘的街頭,對著豐哥道。
豐哥點點頭做大人樣子道:“恩,阿爹這樣做我知道叫做讓利於民,對不對?”
周憲摸了摸豐哥的頭道:“是啊,朝廷若是和百姓爭利,遲早有一天會失去百姓的支援的。”
豐哥很是同意母親的話,看弟弟只顧盯著外面看,大人樣地嘆了口氣,做兄長的人,果然是要辛苦些呢。
周憲掛念著宮中的小女兒,沒有帶兩個孩子在街道上逗留多久,便回了皇宮去了。而另一邊的郭榮,率軍一路向北疾行,半個月後,便率部抵達滄州城下。
“陛下,侍衛馬軍都虞侯韓通、左廂都指揮使高懷德、靜安軍節度使張藏英、護**節度使張鐸等求見陛下。”陸二虎依舊是郭榮的親兵都尉,才安營紮寨好,先前率軍已經到了滄州數日的將領們便過來了。
郭榮用手帕隨即抹了抹臉,扔在木盆中,就繞過屏風揚聲道:“請幾位將軍進來,另外你去傳李重進和張永德兩人過來。”
“末將等拜見陛下。”
郭榮讓眾人平身賜坐了,才問道:“韓將軍,滄州往瓦罐橋、益津關一帶的水路可曾疏通好了?”
韓通起身答道:“末將不負陛下所託,已經同懷德將軍、張帥等將水路疏通好了,我大軍之大船可以從水路前行。”
郭榮很是滿意,笑道:“辛苦幾位了,待回汴梁之後,朕自當為各位記功。”待幾人起身謝恩之後,他才看向張藏英:“藏英將軍在北地和契丹人作戰多年,可有什麼對敵想法沒有?”
張藏英對郭榮是發自內心的恭敬:“陛下,末將以為陛下讓大部軍卒走水路,乃是上嘉之策,如此一來,我大周之軍便不會太過疲勞。至於其他的,末將並沒有什麼想法。”
郭榮頷首,待李重進和張永德兩人進來了,便和眾人將輿圖展開,指著離滄州最近的乾寧軍道:“這裡,便是我軍第一戰!”
張藏英道:“如今鎮守乾寧軍鎮的是寧州刺史王洪,他手上不過一萬餘人,旦日可下!”
郭榮看著躍躍欲試的眾將道:“此次我們大軍北伐的訊息尚未在河北傳開,故王洪一定不曾想到朕會親征。所以首戰不容有失!”
此時,帳中諸將才知道為何行軍期間,郭榮要求眾將領率部不得擾民外,還要儘量避開人煙稠密之處的目的了。
李重進屈膝道:“陛下,臣請戰!”
郭榮也不拒絕,“諾。”隨即又指向瀛州道:“瀛州是河北大郡,地廣城堅。第二戰朕不欲攻打此城。”
郭榮心知,若是纏鬥瀛洲,不是拿不下,只是為此一州將主力大部精力耗費在此,豈不是前世壽州城的再現?他的目標,乃是收復幽州,自然不可在這裡纏鬥的。
張永德等人俱都是隨著郭榮親征過淮南的,看著輿圖,便知道天子之意圖。自然是沒有反對的。
四月十八日,郭榮驅馬率部數萬人,殺向離滄州不過百里之遠的乾寧軍。
而寧州刺史府,王洪正抱著美姬在調笑。
“美人兒,來,再喝一杯酒,莫要再氣了,那些個契丹人啊急色的很,幸好你沒被他們看去了。”王洪摸著懷中少女滑膩的臉龐,心中一蕩。給誰做官不是做?契丹人雖然瞧不上漢人,但是這寧州還不是要靠他這個漢人來治理?
“大人——這麼說若是錦娘我被那契丹蠻子搶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