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第3/4 頁)
部大人”。我原以為,這或許是信景下賜給他的苗字,畢竟管領斯bō家早已滅亡多年了,連末代家主斯bō義銀都把苗字改成了“津川”,和他的三個兒子出仕於女婿織田信重,於是也就沒怎麼在乎。但如今從氣質上來看,這個人倒像是頗有些來頭。
“等一下,”我叫住了這個使者,“聽你的苗字是‘斯bō’,不知道是何出身?在幕府中居何職務?”
“回大御所,臣下出身於陸奧,是高水寺斯bō家的家主,目前是高家旗本的身份,擔任公方殿的儀典指導,並負責和大御所及京都奉行所的聯絡事宜。”
點了點頭,明白了這個人的身份。高水寺斯bō家,是斯bō家的旁系,領有陸奧國的斯bō郡。這一郡非常特殊,乃是二代源氏棟樑源賴義奉命征討陸奧時所得,後來分封到了足利家足利泰氏時,他娶名越北條家之女為正室,生下嫡長子足利家氏,然而這時北條家內部發生爭鬥,執權北條時賴為了控制足利家,強令泰氏與正室離緣,改娶自己的妹妹,家氏也因此失去繼承權,被封到陸奧斯bō郡,成為斯bō家之祖。鑑於這番緣故,斯bō家在足利一門中地位極高,在足利高氏起兵時,斯bō家家主斯bō高經幾乎可以和他分庭抗禮,也是幕府的首席創業元勳。
而高水寺斯bō家家祖斯bō家長,情形與足利家氏在足利家的遭遇極為相若。他同樣是家中的嫡長子,曾擔任關東執事、奧州總大將,只因為弟弟斯bō義將受到父親偏愛,於十三歲就被推薦為幕府初代管領,才失去了宗家繼承權,並留守於發祥地,創下高水寺斯bō家一脈。在斯bō一門中,這一脈也具有極高的地位,甚至號稱“斯bō御所”。
在我面前的這人,名叫斯bō詮直,是大名高水寺斯bō家的最後家主,也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只可惜遊興過重,平時對政務並不怎麼上心,斯bō郡在後世改名為紫bō郡,就是他的創意,因為他在郡內北上川遊覽時,發現川底的赤石在陽光照射下散發著紫sè的光芒,連河上的bō光都變成了紫sè,覺得這是吉祥之兆,所以就把郡名改成了“紫bō”。不過,再大的吉兆,也挽救不了高水寺斯bō家的厄運,儘管他在歷史上曾經趁著南部家內亂,收回了自家的所有領地,還一度侵入南部家的巖手郡本領,算是末幾代家主中難得的英才,可是終究免不了被南部家吞掉家業。
然而在這個時代,因為我的原因,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南部家的內亂,本該於去年南部晴政死後、因為南部信直(晴政侄兒兼女婿、曾為家中養嗣子)派人刺殺幼家主南部晴繼而引發,之後令南部家混亂上好一陣子,可是在我這個年代,南部晴政死時,信景即將結束九州檢地,秀吉正聯合北條、上杉討伐武田,天下已經進入了統一的前夕,這樣的情況下,南部利直自然不敢起事,否則等到中樞征伐關東,整個南部家都會被中樞除封。於是,他只好承認了幼家主,作為後見輔佐他整合領地,並加快了吞併周邊小大名的步伐,從而得以統一整個陸中地區。
南部信直是個聰明人,考慮得極有道理,這一點,從東北地區最北端津輕家的遭遇可以看出來。津輕家家主津輕為信,身為南部家舊臣,不僅悍然掀起反旗,還接連攻殺了附近許多小豪族,南部晴政的弟弟、南部信直的生父石川高信,北畠顯家傳下來的浪岡御所,都是覆滅在津輕為信手中,甚至在信景向東北發出御內書時,這個傢伙還不收斂,反而趁著南部家馳援常陸時趁火打劫。結果竹中重治一到東北,立刻令伊達、南部安東等家聯合,徹底滅掉了津輕為信,把他的領地轉封給安東家。
可以想見,如果南部信直之前謀刺了幼家主,引發家中內亂,不僅他本人會受到幕府討伐,南部家也會因為絕嗣而分崩離析。然而他這樣一收斂,南部家是安穩了,他自己也因為功勞,成為家中領三萬石的首席家老支藩,高水寺斯bō家卻失去了振作的機會,比歷史上少了三四年的蹦躂……
我收回了思緒,看著面前的斯bō詮直,淡淡的說道:“你是高水寺斯bō家的人?是家名滅絕後,出仕於幕府的麼?”
“大御所明鑑,”斯bō詮直回道,聲音變得恭敬起來,“多虧了公方殿的好意,臣下才得以重建家業,成為領數千石領地的高家大身旗本,並參與幕府中樞事務。臣下受如此厚恩,定當忠心不二,竭誠為幕府和公方殿效忠。”
信景的好意麼?我心中不禁莞爾。他大概不知道,高家的建立,乃是我的意見吧?不過,當時我只是順口和信景一提,並沒有寫入正式的《吉良幕府永貞法度》之中,他將自己的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