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2/4 頁)
,果然生下了一個女孩。明子微微有些失望,因為沒有替周景生下嫡長子,不過周景和她都還年輕,也不需要太過著急。
之後,按照約定,周景把孩子交給了我,讓我為她取名。
“就叫做夏津好了!”我想了想說道。
“夏津?現在可是秋末時節………
周景有些不理解。
“總不能和你姐姐和妹妹一樣,也叫做秋津、冬津吧?”我的語氣中流lù出幾絲蕭索,“而且,你的母親,不是冬天出生的麼,還不是一樣叫做小夏。”
小夏之所以叫做小夏,是她的祖父讓她牢記當年夏天發生的、我名義上那位父親吉良宣直在仁澱川被本山家突襲身亡、名義上的我被迫在襁褓中送到寺院出家的事情。也就是說,她一出生,就擔負著輔佐吉良家少主的任務。
“這倒是。”周景點了點頭,明白了我的意思。夏津這個名字,顯然是為了紀念已經去世的小夏。
於是孩子的名字就確定了下來。
緊接著,關東那邊傳來捷報,北條家見到裡見義賴自盡,佐竹義重降伏,和幕府支援的裡見義重、其餘的關東各族、還有曾經圍攻佐竹家的東北大名們一起參與小田原城攻略,終於失去了抵抗的信心,掌握實權的隱居家主北條氏政自殺,家主北條氏直獻城出降,和裡見義重一起被信景轉封到了山yīn伯耆國,各領十萬石左右領地。
對於這個處置方法,我非常的贊成。北條家發跡於伊豆國,裡見家起於安房國,最初的領地都很小,後來漸漸蠶食關東,築起絕大的勢力。
北條家自不必說,裡見家在歷史上征伐小田原之前,得到秀吉安堵領地包括安房、下搬兩國和上皚國南部,總石高比佐竹家的常陸五十四萬石還多,是當時關東僅次於北條家的第二大勢力,不過時任家主裡見義賴的號召力並不大(被他強迫出家的裡見義重才是嫡脈,而且母親是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之女),因此在義賴死後,其子義康很快被秀吉沒收了所領。如今把他們轉封到山yīn,各領伯耆半國十萬石,既顯出幕府的寬大,也斷絕了他們發展的根基。
當初的北條家和裡見家,很長時間內都是宿敵。北條氏康把娶了他異母妹妹的古河公方足利晴氏流放”扶植外甥足利義氏為傀儡,逐步蠶食關東;裡見義堯則支援足利晴氏”為嫡子義弘娶睛氏的女兒,坐下嫡孫裡見梅王丸義重。直到裡見義賴篡奪家業,強迫梅王九出家,成為北條家的同路人,兩家才以此為契機正式和解。不過,如今裡見梅王丸義重得以繼承家業,肯定又會和北條氏直相互提防、相互牽制吧…………
大軍凱旋,自然又是一番熱鬧。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主角是信景,而我配合著一直沒有lù面將這個莫大的榮耀全部讓給他,好讓他積聚起巨大的威望,為遷移幕府中樞作準備。
在涉成園舉行祝捷宴會的同時,我也在東山御所設宴,招待我的御相伴眾們。有資格參與的人,除了之前提到的細川真之、竹中重治、
蜂須賀正勝外,還有新增的大友義統、生駒家長、織田信包、長野藤敦和瀧川一益,他們無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輩,好幾個人還統領過數國軍勢,但如今都卸下了家業在京都擔任從三位權中納言的閒職。
“一益,辛苦了。你在關東的事蹟,公方已經都彙報給了我,真可謂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啊!我聽了非常佩服。”我舉起酒碗,先敬了瀧川一益。
瀧川一益連忙舉碗相應:“不敢!臣下之所以遊刃有餘,全賴於太政公和公方殿的威嚴還有身後的三十萬軍勢作為倚仗,實在不敢居功。”
“現在大家都是閒人,都領著朝廷的公卿職務,就不用敘主臣之禮啦!”我笑著喝了一口清酒,“只可惜涉異園少了你這位數一數二的功臣,宴會上恐怕會遜sè很多。”
“是啊!”蜂須賀正勝也笑了起來,“在下是的確老了早幾年就很少出徵,但是一益殿下此次在關東立下如此功業正是大有可為之時,為什麼要突然退隱呢?”“說到年紀,在下也年屆六十,不比你正勝殿下年輕啊!”瀧川一益感嘆道,“只是,正勝殿下隨太政公平定四國,輔佐公責殿整合九州,在天下間早已威名卓著,在下卻一直虛度光yīn……好在這次仗著太政公的信任,在下得以躋身統領家,作為先陣平定東國,連次子也繼承了結城家十萬石家業,可謂是得遂平生之志,如今正該是功成身退的時候。”
“一益殿下這麼說,在下就真該赧顏了”長野藤敦說道,臉上卻滿是笑容,“說起功業,在下比起在座的諸位,可都是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