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2/4 頁)
城縣衙。
袁紹端坐在大堂中,兩邊分立著一群謀臣和武將。
袁紹滿臉陰沉的說道:“我軍新敗,如今北新城又被攻陷,我等守在此城腹背受敵,當如何是好?”
一個白麵長鬚的文士站了起來說道:“敵軍之中必有高人相助,我等過於掉以輕心,才有今日之敗。依我之見,敵軍既然能誆了呂氏兄弟,必然在本城中亦藏有奸細。敵軍先破北新城,當時誘主公大軍馳援北新城,然後趁機再偷襲此城,逢某有一妙計,可大破幽州軍,活捉公孫瓚。”
袁紹臉色一喜,笑道:“且聽逢元圖之高見。”
逢紀捋了捋下巴上的長鬚,得意的說道:“主公應當將計就計。明日日落前率四萬大軍出城麻痺敵軍,而後二更之時悄悄回城,備好強弓硬弩埋伏在北門附近民舍。敵軍探子見主公大軍已出城,必然令奸細在三更之時在城中作亂,我等守軍假裝中計,任其攻破城門殺入城中,待其全數軍隊進城,我軍伏兵盡出,弩箭齊發,必然大破幽州之軍主力,如此則幽州之地遲早落入主公之手。”
話音剛落,立即有人站起厲聲駁斥:“元圖此言差矣!北新城乃我軍之後背,豈可失之,當趁敵軍兵力微薄,當火速派四萬大軍疾往攻之,一鼓而下,解決後顧之憂,避免腹背受敵。城中只需留守一萬餘軍即可守之。倘若按照元圖之計,敵軍不來攻城,反而往北新城增兵,如此范陽則成了一座孤城,進退不得,則我軍危也。”
此人正是郭圖。
兩人一個支援大公子袁譚,一個支援三公子袁尚,互相勾心鬥角,生怕對方得寵,在大堂中爭執不下。接著兩人的其他盟友如許攸、辛評等人也加入戰團,口沫橫飛,吵得不可開交。
袁紹厭惡的皺起了眉頭,最後採取了折中的意見,留下顏良率著兩萬多軍隊堅守范陽城,自己親率三萬大軍攻往北新城。
是夜,數百道黑影從四處本來,在北門附近集結。在一個老鷹和典韋的率領之下,奔向北門城樓。
這群訓練有素的精兵迅速佔領了北門城樓。
隨著城樓上火光大起,城門被緩緩的吊起。
數萬從涿縣趕來的幽州軍跟在龍騎衛後面,在劉協一聲令下,大聲喊殺著衝向城門。
數萬大軍蜂擁而入,龍騎衛緊緊的跟在劉協和諸將後面,向城中殺去。
殺到城中正遇上聞訊而來的文丑率軍殺到。
劉協、典韋、張郃和風逸等猛將齊出,如狼似虎般的殺向迎面的袁軍,文丑見到典韋的那雙鐵戟和張郃的彎月長刀,便自知抵擋不住,虛晃了一槍便率著部下像潮水一般往南門逃奔而去。
滿城火光通天,喊殺聲震天,不到一個時辰,范陽城便已易主。
劉協對身後的徐庶哈哈大笑:“元直真乃吾之子房也!”
這一出智取雙城的好戲,正是出自單福先生的謀劃。
范陽城原本就是公孫瓚的轄城,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留下公孫瓚部將田豫守城之後,三萬大軍又在公孫瓚的帶領下跟著龍騎衛殺出南門,直奔北新城而去。
公孫瓚跟在劉協背後,思緒萬千。
陛下真天子也!不過短短的數日,他便從即將全軍覆滅的絕境一步登上天堂,連下兩城。如今佔盡優勢,驅逐袁紹出境,指日可待。(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退出幽州
北新城下,戰鼓咚咚,喊殺聲震天。
袁紹率著三萬大軍在北新城北門和西門瘋狂的進攻。
北門城樓上趙雲親率眾軍誓死守城,與敵軍進行殊死搏鬥。一塊塊礌石、一枝枝利箭、一盆盆滾燙的熱水無情的傾瀉向敵軍。
一架架雲梯不斷的架上來,敵軍爭先恐後的往上爬,然後又一個個滾落下去,雲梯也被推倒下城牆。那些奮勇爬上城樓的袁軍,也被趙雲率著長槍兵奮力刺下城樓。
城上城下,箭雨紛飛,血肉四濺,慘叫聲不斷,極其慘烈。
西門的袁軍同樣攻勢如潮,不斷的有敵軍爬上城樓。城樓上的王越劍光如雪,泰阿劍大發神威,率著眾軍士殺退了敵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袁紹望著北門上浴血奮戰幽州軍和城下慘叫的袁軍,一揮令旗喝道:“如此攻城,傷亡太大,暫停攻擊。”
一陣鳴金之聲響起,袁軍像潮水一般撤退了下來。
趙雲挺起滴血的龍膽亮銀槍,指著撤退的袁軍哈哈大笑。
顏良縱馬奔來,高聲問道:“明公為何鳴金收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