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頁)
劉協撫慰了它許久,然後對馬伕道:“提水來。”
一桶清水提來,劉協接過放在赤兔馬頭下,赤兔馬遲疑了一下,便低頭呼嘟呼嘟的飲了起來,一口氣喝了小半桶水,又將嘴伸到馬槽裡,大口大口的嚼起青草來。
劉協拍了拍它的頭部,走出馬廄,對李逸飛道:“告訴典將軍,待此馬滋養幾天之後,這匹馬就歸他了,不過得看他的本事能不能騎得此馬。良禽擇木,寶馬擇主,此馬前主是呂布這樣的猛將,新任的主人自然不能比呂布差太遠。”
李逸飛驚道:“陛下新喪寶馬,此馬是馬中之王,又對陛下極具好感,為何陛下不收它為坐騎?”
劉協笑道:“此馬只是馬中之王,但是朕另有一匹神駒可謂馬中之帝。倘若它認朕為主,恐怕難以再認新主了,不如就此送給典韋將軍。”
他說這話的時候,腦海中突然想起另外一匹神駒,那匹在陳倉道救得他性命的神駒,神色突然黯淡下來。
“一別四年,該去看看他們了……”他望著西南面的天際自語道。
*****************************
公元198年7月,漢帝平定呂布和張濟叔侄之亂,率兵回到長安。此時長安城中的兵力已達十二萬,其中騎兵就有兩萬多。
十二萬的兵力,對於劉協來說太多了。姑且不說十二萬人一天的口糧多少,關鍵是此時的天下軍民比例極不均衡,再加之戰亂造成的人員死亡,關中的生產勞動力極度匱乏,而且歷來兵在於多不在於精。所以劉協將十二萬兵力整頓為八萬,剔選出老弱病殘和戀土思鄉者,一律配發錢糧讓其還鄉歸田。這樣看起來似乎少了四萬多兵力,其實戰鬥力反而增加了。
太平軍三萬,無憂軍三萬,近衛營騎兵擴充到三千騎,龍騎衛依舊保持一千,陷陣營擴充到一千,餘下一萬多人編為長安守軍。
拜高順為鷹揚將軍,仍統率陷陣營。
拜段煨為弘農太守;
拜牛輔為弘農郡長史;
調任楊奉為京兆尹,鎮守長安。
拜郝萌為中郎將,在張郃手下聽用。
隱龍衛從全國各地陸陸續續傳來訊息。
天下並未因劉協的到來就徹底安定下來。
袁術稱帝的準備工作暗中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譙縣的宮殿已經造得七七八八了,預計秋末能竣工。
江東的孫策悍然進攻揚州的劉繇,已攻克柴桑,直搗豫章郡,雙方在南昌附近激戰。
而與此同時,袁術派陳紀和楊弘率兩萬大軍駐紮在宛城,威脅襄陽。
根據龐統的分析,袁術和孫策已暗中聯手,早已算計好。袁術佔據整個豫州,揚州北面的援軍被便被切斷,又派重兵集結宛城,令荊襄之地的漢室宗親劉表不敢輕易亂動。這樣孫策便可放心大膽的進攻揚州,不必擔心後顧之憂。
劉協終於隱隱明白孫策手中的傳國玉璽會到了袁術手中。小霸王相信實力不相信天命,這點從他殺于吉也可看出來,玉璽對他來說,不如實際的武力支援有效。
然而此時的他只能聽之任之,江南之地,跨江涉湖,以水戰為主,習慣陸戰的北方軍顯然還沒有與江東軍水上決戰的實力。
更何況現在西涼未平,中間又隔著一個袁紹,只能讓盧植髮一篇討伐檄文,斥責孫策為叛逆了事。
平定西涼,刻不容緩,天下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在長安整頓了一個多月之後,六萬多精兵起營拔寨,浩浩蕩蕩的開往西涼。
一路經過武功縣、郿縣、雍縣、汧縣、隴縣,直奔隴西郡。
兵馬未動,聖旨先行。
隴西郡太守蘇則,漢陽郡太守徐揖,安定郡太守馬騰,三人先後收到劉協的聖旨。
詔令馬騰親率重兵鎮守瓦亭,防止韓遂從武威郡南下,同時分兵攻打北地郡,捉拿逆賊梁興,指定討伐主將為龐德;
詔令漢陽郡太守徐揖集結兵力在勇士城死守,防止韓遂南下
詔令隴西郡太守蘇則集結重兵鎮守河關縣,特別強調重點保護河關張氏馬場。
大軍經過雍縣的時候,劉協突令張郃和徐晃等人率軍繼續前行。自己卻帶著龍騎衛和近衛營奔往離離雍縣一百多里外的陳倉縣。(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三章 拜祭
陳倉道口,林家鎮。
巨大的馬蹄聲如雷般傳來,驚動了整個鎮的鎮民,全鎮一陣慌亂。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