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4 頁)
”
劉協思索片刻,立即笑道:“就依元直之言。”
劉備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在荊州呆過,而是直接去了益州,原本屬於他的荊州謀臣猛將現在都可以歸於自己麾下了。
伊籍,在歷史上是劉備的重要謀士之一,而且其辯才連孫權都歎服,應可擔當此重任。
……
天府之國的中心——成都。雖然自黃巾之亂以來,中原各地戰亂連年,百姓飽受戰火之苦,然而蜀川之地卻一片平和,未受波及。如果不是少帝劉辯隨同劉備入川,這裡簡直就是難得的一片桃源盛世。
如今諸葛亮等人東攻漢中,將十萬川中子弟捲入戰火,已令許多百姓不安和反感。
雖然已是初秋時節,蜀中盆地卻依然是暑氣未退,成都城裡的睡不著的小屁孩們一大早就從家中蹦了出來,在空曠的街道上和習習的晨風中嬉鬧。
“糖葫蘆來嘍~”
一聲清脆的聲音打斷了正在玩得熱火朝天的小孩們的興致,一個頭戴遮眼草帽的漢子,一手舉著一杆鮮翠欲滴的糖葫蘆吆喝著走了過來。
小孩們一個個圍了過來,望著那紅豔豔的糖葫蘆直流口水。
那戴草帽的漢子問道:“小鬼們,你們想吃嗎?”
眾小孩異口同聲的說道:“想吃。”
雖然他們知道說了也是白說,因為他們的褲兜裡比他們的臉乾淨多了,沒錢是不可能吃得到這香甜的糖葫蘆的。
“你們有錢嗎?”
“沒……有……”
那漢子咧嘴笑了:“沒錢沒關係,只要你們幫我做一件事,一人都可以分到一串糖葫蘆。”
小孩們呆住了。一個年紀稍大的小破孩搖頭說道:“叔,我們不做壞事。”
那漢子生氣的說道:“做什麼壞事。叔長得那麼像壞人嗎?叔教你們念一首歌,你們每天念二十遍。就可吃到一串糖葫蘆。”
三天之後,一首童謠傳遍成都城的大街小巷,然後逐漸傳至了皇宮之中。
“文田之君,起於漢中;大耳之帝,立於東川。”
……
就在劉備氣急敗壞的追查童謠的來源之時,一名神秘的中年文士自襄陽順水而出,水陸並進,日夜兼程進入益州南部。
十數日之後,益州郡太守雍輳в�擁揭晃簧衩氐目腿恕�
……
房陵城。
天色微明。雄偉地城廓沐浴在淡淡晨曦中。遠遠望去,雲霧繚繞、層巒疊嶂;風景如畫。
“嗚~~”
一聲嘹亮的號角聲綿綿響起,城下的蜀軍又攻城了,這時的攻守之戰已達一月之久。諸葛亮和關羽不過三萬大軍,而城中的荊州漢軍外加楊任的漢中軍,總兵力也達到了兩萬多,所以漢軍根本不懼蜀軍的攻城。
雖然諸葛亮足智多謀,但是三個臭皮匠尚可抵上諸葛亮,何況是大名鼎鼎的蒯家兄弟。所以任諸葛亮智計百出。卻無法撼動房陵城半步。須知此時的諸葛亮也不過二十歲,比起歷史上出山的時候少了好幾歲,尚未到智若妖魔的地步。
“咚咚咚~~”
“吼嗚嗚~~”
房陵城下;綿綿不息地戰鼓聲以及低沉地號角聲響徹長空。一望無垠地曠野上,漢軍潮水般席捲而至。一杆蒼勁大旗迎風獵獵招展;上繡威風凜凜地一個“漢”字。
城上城下的軍隊。都自稱漢軍,一個奉劉協偽帝,一個奉劉辯為君。
大旗下;關羽一身戎裝和諸葛亮並排而立。與以往不同的是,兩邊增加了兩名猛將。
一個四十多歲的。神態威嚴,手中的長槍槍刃閃著寒光;一個不過二十幾歲。銀槍白馬,頗有趙雲之風。在他們身後,森森鐵甲匯聚成一片鋼鐵地汪洋,閃爍出懾人地冷意。一杆杆長矛直刺長空,還有頂盔上那白色的犛牛尾,在朝陽地照耀下亮麗如雪。
精銳!真正地漢軍精銳!白耳精兵!
遠處,楊任目露讚歎之色;喟嘆道:“此~~真精銳之師也!”
“嗬~~”
“嗬~~”
“嗬~~”
蜀軍軍陣中忽然響起有節奏地號子聲,蒯良目光一凝,瞳孔霎時縮緊,驚道:“井闌!?”
眾人紛紛翹首而望。只見一望無垠地曠野已被無盡地蜀軍鐵甲所覆蓋,浩瀚地蜀軍後陣;忽然鬼魅般豎起一座座“木塔”;在那亮整齊地號子聲中;木塔越豎越高、最終直刺長空。
蒯越冷笑道:“井闌雖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