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現旁邊窗欞上戳了個窟窿。主人家貼在窗戶上,露出一隻眼睛,正在觀望著大街上的動靜。忽然有一種好笑的感覺。
漢軍大軍從西門一進來,滿街滿巷的老百姓便吶喊起來,漢軍進城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全城。開始許多老百姓尚驚慌失措的亂奔亂跑,可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不對勁了。因為城中的守將、兵士大部分都一個個將手中的兵器舉在頭上。整整齊齊的站在大道兩旁。城中偶爾有廝殺的。也是很快就平息下來了,反倒是少數亂奔亂跑的百姓誤入交戰陣中,白白的丟失了性命。
百姓們終於明白過來了,他們原本就是大漢的子民,現在陛下來剿滅叛賊,他們跑什麼跑。很快百姓們安靜下來了,跑得快的各回各家,跑得慢的就乖乖站在街道旁給漢軍讓路。
一陣暴烈的馬嘯聲傳來。如同虎嘯龍吟,道旁的百姓和降兵不覺抬起頭來。朝馬鳴聲傳來的方向望去。
只見一個身穿冕服冕冠的俊美少年,腰佩龍淵劍,手持九龍戟,騎著一匹宛若九天下凡般的神駒,在無數將士的簇擁之下,賓士而來。
那一刻,道旁的軍民齊齊驚愕住了,一動不動的望著這個少年。他們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大漢天子,司隸一帶百姓口中的大德仁君。
劉協在眾將士的簇擁之下往陳國皇宮奔去。
百官朝會殿。
一個同樣身穿冕服頭戴冕冠的少年,端坐在金龍椅上,左手持著一方大玉,右手持劍,威風凜凜的俯視著朝堂之下,似乎正望著殿下的文武群臣。
殿堂之外,人聲鼎沸,隨著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響起,一群人昂然而入,闖進了空空蕩蕩的大殿。
劉協排眾而出,冷冷的注視著龍椅上的袁耀。
兩人四目交接,對視了許久。
袁耀突然大笑道:“劉協,你終於來了……今既已見朕,為何不拜。”
“放肆!”劉協身邊的幾名將領齊聲呼喝,就要上去將他砍殺。
劉協雙手輕輕一擺,制止住眾將。
“‘明月兮照我心,我心兮付瑤琴。瑤琴兮述我意,我意兮攬明月’。一別經年,昔日歌聲仍在耳畔。當年袁卿若肯聽朕之勸告,何至如此。”劉協淡淡的說道。
袁耀哈哈大笑,長身而起,亮出手中的玉璽,冷聲說道:“此玉乃傳國玉璽,得此玉者方是受命於天的皇帝,否則就算一統了天下,也終究是白板皇帝一個。你若敢與朕比劍,贏了則此玉璽歸你,從此你就是名正言順的漢帝,即便是西漢的劉辯也只是偽帝一個;若你輸了,則奉朕為主,供朕驅馳。”
劉協冷冷一笑道:“朕是不會與你決鬥的。”
袁耀再次得意的大笑,輕蔑的問道:“莫非你怕了麼?”
劉協笑道:“你根本不配與朕決鬥。朕若贏了你,你將獲得力戰漢帝而死的殊榮,而天下人將笑話朕居然與區區一個叛賊做生死鬥;無論輸贏,你都佔盡便宜,朕豈會自降身份與你決鬥?”
袁耀狂怒一聲,自龍椅上一躍而起,劍如流星,直奔劉協。
一道劍光迎面而起,袁耀的身子在空中突然僵住,然後摔落在地。
就在他的身子騰空那一剎那,手中的玉璽已狠狠的拋向空中。
玉璽在空中劃過一道光弧,眼看就要摔落在地,只見人影一閃,那方玉璽已穩穩的落在劉協手中。
擊殺袁耀的王越,將手中的泰阿劍插入地面,對著劉協納頭就拜:“恭喜陛下奪回傳國玉璽!”
身後諸將紛紛跪拜了下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二章 幽州激戰(三更到)
天空飄著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天地之間一片銀白。
風雪之中,一隊兩萬餘人馬的軍隊在雪地裡迤邐而行,將滿地的碎瓊亂玉踩得粉碎,在身後留下一道粗粗的黑線。
當先一員猛將,身長八尺有餘,手提一杆丈餘長的虎牙槍,騎一匹棗紅色駿馬,神態十分威猛。
此人正是河北名將文丑,率袁軍先鋒軍疾攻往廣陽。廣陽一破,則十萬袁軍將威逼薊縣。而要薊縣一破,則除長城以西掌握在公孫度手中的遼西三郡以外,幽州諸郡將很快會落入袁紹手中。
因為在公孫瓚的背後,還將有數萬烏桓突騎在等著他。
烏桓人屬於東胡民族的一支,在歷史上對漢朝是時叛時順,聚居在邊塞五郡。對於烏桓人,公孫瓚一向採取的就是激烈打壓的政策,甚至因為這個政策與當時的幽州刺史劉虞不和。因為劉虞的對待烏桓人的政策是恩信招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