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4 頁)
200年春,冰消雪融之後,中原的大戰又繼續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徐晃、典韋率無憂軍和趙雲的飛雲騎自陽城大捷之後,繼續進攻陽翟,與袁耀在陽翟大戰了兩個月,不分勝負。然而此時的陶謙率著丹陽精兵已攻入沛國,破竹邑和符離兩城,威逼陳國帝都譙縣,而與此同時,荊州的劉表也分兵一支,由蔡瑁、魏延兩人率兩萬大軍攻襲南陽。
陳軍三面受敵,不得不退出潁川地界,退守定穎城,另外分兵三萬救南陽,而原本打算馳援陽翟的袁術本部五萬大軍也不得不回救沛國,避免老窩被端。
比起難弟袁術,袁紹的日子也不好過。張郃率無憂軍攻延津,張遼率御林軍攻白馬。延津的顏良倒與張遼戰得不相上下,而延津的朱靈在無憂軍的猛烈強攻之下,已快堅守不住,指日可破。而袁紹的本部兵馬正與曹操在兗州泰山郡內梁父山和尤來山一帶大戰,袁軍十五萬,而曹軍也有十二萬,雙方的兵力並非像歷史上的官渡之戰那樣兵力懸殊,兩軍激戰了幾個月,各有勝負,只可憐的泰山郡被戰火延及的無辜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而劉協更是在賈詡的建議下,下令幽州刺史公孫瓚率燕、代之眾和新歸順朝廷的黑山軍張燕共八萬大軍南下,進攻冀州中山國。堅守冀州的袁尚和逢紀一面率軍苦苦抵抗,一面飛書求援。
這對袁氏難兄難弟同時三面受敵,岌岌可危。
梁父山南麓,袁軍大營。
被劉辯封為魏王的袁紹正襟危坐在帳中,兩邊端坐著沮授、田豐和審配三位謀士。
在袁紹的案几上放著袁尚和朱靈的求援急信。
袁紹沉聲道:“當初是諸位請本王攻襲雒陽的,如今孤等三面受敵,當何以處之?”
三人滿臉思索狀,眉頭緊蹙,沉吟不語。
袁紹怒道:“孤一直重用你等,如今孤有難,你等一個屁都放不出來,留你等何用?”
三人不禁露出滿臉的驚惶之色。
“報~”就在此時,突然帳外傳來急報聲。
袁紹不耐煩的喊了聲:“進來!”
一個軍士急步走了進來,遞給袁紹一個錦匣,輕聲道:“這是‘金蛇’近日搜獲的訊息。”
袁紹示意那軍士出去,將錦匣扔到沮授面前道:“看看裡面的訊息,是否有可用之處。”
沮授急忙開啟錦匣,將裡面的密信一封封拆開來,仔細的看著,突然他的眉頭舒展開來,哈哈大笑道:“有了!”
袁紹眼中一亮,大喜而起,急問道:“公與有何妙計?速速道來!”
沮授大笑道:“在下有一石二鳥之妙計獻給魏王,必可解魏王之憂。”(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嵩之死
(不好意思,臨近過年實在太忙,這一章也是新鮮出爐的,可是筆者熬夜寫出來的)
***********************
車輪轆轆,百餘輛馬車在數百名士兵的護衛下離開東安城往北行去。
車窗的窗簾被掀開,一個又圓又胖的頭顱從車窗中探出,悠閒的看著窗外的春光,顯得十分悠閒。
此人正是曹操的父親曹嵩。自中原大亂以來,他一直隱居在相對較為平定的徐州琅邪國東安城。近年來,中原數州唯有徐州和青州本土未經歷過戰亂。對於年已六十有三的曹嵩來說,雖然曾經也有位居太尉的輝煌經歷,但是如今只想安安定定的度過晚年,不再關心天下大事。
然而自從曹操與袁紹在泰山郡大戰以來,緊挨著泰山郡的琅邪國也不是那麼安逸了。稍不留神戰火就會燒到東安來,所以曹嵩接受了兒子的意見,帶著妻妾們舉家遷往臨淄。
窗外春光明媚,草長鳶飛,一路鳥語花香,曹嵩的心情也和這春光一般燦爛。他一手端著酒杯,眯縫著眼睛欣賞著窗外的景色,另一隻手也沒閒著,正對著坐在旁邊的小妾上下其手,摸得那小妾直哼哼**。
這個小妾眉清目秀,肌膚如雪,滑嫩如凝脂,胸前的**更是大得驚人,只可惜的是全身肥胖臃腫,體重足足達兩百多斤。如果劉協看到她,一定會想起那本偉大的小說——《羊脂球》。其實這時的男人審美觀基本與後世無異。並非以胖為美,只是曹嵩酷愛肥胖的女人而已。
對於他這次遷居,徐州太守陶謙還是非常重視的。雖然曹嵩身邊有三百名家丁家將守護。而且徐州境內近來治安一向也還好,但是陶謙依舊不敢大意,令部將張闓率五百精兵護衛其直到青州境內方可回頭。畢竟百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