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準對面,眾騎兵紛紛將連弩對準前方。
此刻出現在面前的軍隊肯定是敵非友,根本無須喝問。
果然對面的軍隊冒著大雨吶喊著衝了過來。
原來那段煨接到漢軍進谷的訊息之後,便率兵堵住了伏龍谷的出口。下了大雨之後,段煨一時不知所措,所以並未退走,停在原地等候李儒的命令。
此刻見到敵兵過來,他當即率兵殺了過來。
咻咻,成千上萬的弩箭破空而出,射穿了雨霧,跟著雨點一起落在了西涼軍中。
無數聲慘叫和馬嘶聲,前面的西涼兵倒了一大片。
一枝利箭攜帶著強勁的風聲直奔段煨而來。段煨大驚,一刀劈開來箭,當機立斷,立即喝令撤退。西涼軍捱了一輪箭,丟下上千具屍體,連漢軍的樣子都沒看清楚,就人馬互相踐踏、丟盔棄甲的慌亂往西面逃奔。
雨下得實在太大,根本無法追擊,胡車兒率著近衛營守住谷口,迎接後面的軍隊出谷。終於五萬多的漢軍像從水裡撈出來一般,陸陸續續的出了山谷,緩緩的向彭池方向行去。
劉協經過谷口時,望了一眼谷口橫七豎八的屍體,不禁輕蔑的冷笑道:“果然有伏兵,如此伏兵,若非這場大雨,非追殺得他們全軍覆沒不可。”
可惜李儒不在場,不然又會噴出一口老血。
若非這場雨,你還能站在這裡說話嗎?
這場稀奇的雨,來得猛,去的也快。
漢軍選了一處山腳下開始休整,士兵們點了一堆堆的大火一邊烘烤衣服一邊抱怨這場大雨。
劉協在麾蓋下雖然淋雨不多,全身卻也打溼了不少地方,與諸將令圍著一團篝火也在烘烤,篝火邊一片蒸汽升騰。眾將邊烤火邊討論這場罕見的大雨,只有張遼悶著頭,皺著眉不說話。
有士兵遞了一罈酒過來給劉協及眾將驅除寒氣,張遼接過酒碗端到嘴邊,正要要喝時卻突然停住,轉向劉協道:“今日之事甚是蹊蹺,我軍背後一定還有一隊賊軍,賊軍定是想前後夾擊我軍於谷中,須速速增派人馬打探。”
劉協驚訝的看著他道:“既然如此,你速去安排。”
張遼騰的站起身來,大步走向一群烤火計程車兵,加派了五路斥候四處打探。
半個時辰後,一路斥候飛騎來報:“左邊十里處楊家村邊,發現一路賊軍繞道朝彭池而去,約有馬步軍兩萬,統兵者樊稠。敵軍亦被淋雨,行路較慢。”
劉協大喜,站起來哈哈大笑道:“果然被張將軍一語言中。近衛營,收拾好裝備,隨朕出擊,殺他個落花流水。“
張遼道:“只須胡將軍和水將軍前去即可,敵兵馬步混雜不過兩萬,我等有五千精銳騎兵,又有神弩在手,而賊軍伏擊不成,淋得大雨又未休整,士氣必然下降,此戰必可勝也。無須陛下御駕親征“
張飛和關羽摩拳擦掌的請纓隨軍作戰,一年多沒打上一場仗,早把他們閒的骨頭髮癢,哪裡肯放棄這個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最後劉協不聽勸諫,勒令諸將守好營地,依然帶著胡、水兩人以及近衛營飛騎奔向目的地,追殺西涼賊軍。
兩萬多西涼兵渾身溼漉漉的埋著頭行軍,除了將領偶爾呵斥幾聲,全軍死氣沉沉。溼漉漉、冰涼的衣服貼在身上,非常難受。而此時已經入冬了,關內的天氣已經有點冷了,又加之下了一場大雨,一陣寒風吹來,吹得眾將士全身瑟瑟發抖。
當先一個黃臉的中年將領,提一杆長槍,雖然被雨淋得全身溼透,仍然不失威嚴,正是董卓的心腹大將之一的樊稠。
身後跟著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將,身長八尺半,騎一匹黃驃馬,手中一把重四五十斤的金背宣花斧,雙目如電,神威凜凜。
兩人背後有四個健卒抬著一個臨時紮起的擔架,上面躺著一人,正是氣得吐血,又淋了暴雨而臉色蒼白的李儒。夜榮騎著馬緊緊的跟在擔架邊。
突然背後一陣馬蹄聲急劇的響起,喊殺聲由遠而近,一群騎兵像一陣風一般衝了過來。
“是漢軍的騎兵!“有人失聲喊道,所有士兵亂成一團,未戰而先氣勢已弱。
“結陣迎敵!”
西涼軍亂哄哄的開始排陣,尚未結好陣,便看到滿天的飛弩像雨點一般射了過來。一輪箭五千枝箭射過來,射死射傷一兩千人。
不等西涼軍反應過來,又是一輪箭射了過來,其中一枝箭擦著樊稠的耳朵飛了過去。
樊稠大驚,急忙喝令:“騎兵迎敵,步兵速退!”
第三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