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董老太太扶著女牆全身顫抖,良久才顫顫巍巍的說道:“請皇上派人傳我那逆子前來答話,老身自有計較。”
“誰去傳書?”劉協問道。
“臣去!”王越答道。
太陽漸漸升到半空中,照在董老太太的滿頭銀髮之上閃閃發光。
一隊騎兵由遠而近,飛速馳來。
一千多鐵甲騎兵,人人身披鐵甲,右手持槍,左手持盾。
當先三人:董卓、李儒和呂布。
兵馬在城外十米處停下。
董卓抬起頭來仰望城上。邊上呂布左手持著一面蒙著鐵皮的大盾,右手持著畫戟神情緊張的戒備著。
城樓上董卓直系親屬二三十口人全部站在女牆邊。董老太太滿面怒容的瞪視著城下。
董卓大驚,立刻翻身落馬,跪在塵埃裡俯首就拜。李儒和呂布也跟著下馬,李儒跟著董卓跪在一起,呂布則持著畫戟和鐵盾在一旁護衛。
“逆子,你有何面目前來見我?”董老夫人厲聲喝道。
董卓涕淚交流:“不孝兒董卓來遲,罪該萬死,還望母親大人見諒!”
董老夫人怒道:“你明知我等在城中,卻命人強行攻城,是想置我等於死地嗎?”
董卓哭道:“卓兒聞我弟董旻及侄兒董璜已亡,以為母親和全家老小已然遭毒手,故憤恨攻城報仇。不意母親大人尚健在,卓兒萬分歡喜。還望母親大人饒恕。”
劉協鬆了一口氣。史書上說董卓雖然殘暴不仁,卻對母親十分孝順,今天來看果然如此。
“你弟董旻不聽皇令,當場抗法,被皇宮侍衛所斬。其餘蒙陛下聖恩,均得以保全性命,家中女眷已歸還府內,毫髮無損。逆子你禍亂朝廷在先,又再行兇攻城,你欲置老身於何地?”
董卓聽完又繼續不停的磕頭哭道:“孩兒知罪,孩兒不敢!”
突然李儒抬頭問道:“我兒李逸可在?”
劉協突然湧出一股怒氣,惡狠狠的喝道:“已被亂刀分屍!”
李儒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指著劉協顫抖而不語。
劉協喝道:“你只知自己有子,城下屍骨堆積如山,他們不是別人的兒子?”
這時一個跟劉協差不多大小的小孩猛的從人群裡蹦到城牆邊,大喊:“父親,逸兒在此!父親,逸兒在此!”
李儒抬起頭來,將自己的兒子看個真切,猛的一喜喊了“逸兒”兩個字,居然就暈了過去。
劉協惡狠狠地想道:你們一個個掛念著自己的兒子和母親,卻不憐惜別人的兒子和母親,朕雖放過你們的家人,但一定會將你們碎屍萬段!
董卓對著劉協道:“若罪臣就此撤兵,陛下可否交還罪臣之家人?”
劉協冷聲道:“不可!你不退兵,城門絕不可開!”
董卓又問:“罪臣若退兵至長安,可否派小支部隊前來迎取家人?”
劉協道:“可容慢慢商議。朕為天下之主,絕不會濫殺朕的子民,傷害你的家人。”
董卓不再言語,站起身來,對後面的鐵甲騎兵喝道:“全體下馬,跪謝陛下!”
後面的騎兵全部跳下馬來跟著董卓齊刷刷的跪倒在地,高呼萬歲。
三呼完畢。董卓起身對著城樓上大喊:“不孝兒即刻撤兵退至長安,他日再來迎接母親大人,母親多多保重!”
說完上馬提起馬鞭,突然又得馬來,轉身對城樓上大喊:“關外各路諸侯,名為勤王,實則各懷異心。陛下須小心提防,尤其是袁紹和曹操等人。罪臣祝陛下千秋萬載,永固基業!”
劉協心裡一驚,隨即冷聲道:“朕自有計較,不勞董將軍費心!”
他已下旨削去董卓的官爵,故以將軍相稱。
董卓又道:“袁隗雖除,黨人和士族勢力仍在,他等皆擁護永安宮中之人,皇上不可不防。陛下宅心仁厚,當斷不斷,恐日後為患!”
劉協冷笑一聲,撇過頭不理他。
董卓似乎沒感覺到他的不耐煩,繼續喊道:“陛下年幼,恐為小人所乘。凡事須三思而行,多留提防之心,不可輕信他人。世上無盡善之人,亦無盡惡之人,善人可能變為惡人,惡人亦可成為善人。切記!切記!”
劉協呼的轉過身去,背對著城樓下,一言不發。
董卓對著他的背影一揖:“陛下珍重!罪臣去也!”
說完策馬大喝一聲“撤!”
眾人跟著董卓呼嘯而去。
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