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而崎嶇,時而又遇到一段河流,眾人走得苦不堪言,卻精神大振。因為這樣險峻難行的山路,才能阻擋李儒賊軍的程序,他們才能在賊軍逃入漢中之前將其追殺。
大軍整整行走了三天,終於走到一片寬敞的河灘。河灘上盡是沙石,一條小河靜靜的流過。
一個帶路的百姓道:“此水名故道水,此段道路亦名故道。過了此段河灘,前面會有長長一截寬敞的大道,過了前面寬敞的大道,就到嘉陵道了,沿著嘉陵江而行。”
劉協看了看天色,又望了一眼寬敞的河灘和清澈的河水,正是大軍駐紮的好底邊,便令大軍就地紮營,埋鍋造飯。
是夜,劉協躺在軍帳中輾轉難眠。
突然軍帳外響起了軍曲:“披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
與平時的慷慨激昂相比,今夜的軍曲聲似乎增添了一絲淒涼之意。
劉協披衣而起,緩緩的走出了軍帳,站在無聲奔流的小河邊,仰望星光燦爛的夜空,思緒萬千。
突然一陣涼風吹來,他不禁打了個寒噤。
第一百零二章 陳倉遭伏(初更求收藏)
郿塢城下,一騎從馳道上飛奔了下來。
那馬已經跑得口吐白沫,四蹄發軟,馬上的騎士仍然猛力的抽著馬背,一路瘋狂的疾馳而來。
終於跑到了城下,馬上的騎士猛的一拉馬韁,急停下來。
那馬卻慘嘶一聲,轟然倒地,一匹雄駿的西涼馬竟然被跑得虛脫而死。
馬上的騎士輕身一躍,在那馬倒地之前跳了下來,氣喘吁吁的對著城樓上大喊:“快開城門,我要見陛下。”
此人一雙鷹眼神光閃爍,正是隱龍衛騎都尉——老鷹,明地裡仍然是飛龍衛。
一路上從長安飛馳而來,這已是他累死的第八匹駿馬。
城樓上的守將見他一身紅衣,跟日前所見的飛龍衛裝束一樣,不敢怠慢,急忙問道:“你乃何人?陛下已離開此城,御駕親征,追襲李儒賊軍去了。”
老鷹聞言大驚,心頭狂跳,焦急的大聲吼道:“我是飛龍衛,來自宮中,請速速開啟城門,我要見你們的主將。”
一隊精兵在張飛和老鷹的帶領下,急急的奔了出來,城中只留下五千兵馬,由郝昭負責統率和守城。
兩萬多大軍一路朝陳倉急行而去。
老鷹在京城中查到有一百多臺連弩被人冒領,立即飛赴長安急報劉協。當他得知長安雖破,但是敵軍並未使用連弩,立即又跑死了一匹駿馬,飛奔郿塢。
令他更為膽寒的是,郿塢之戰也未見到敵軍使用連弩,而陛下卻率軍追襲敵軍而去。殺手敏銳的預感,讓他感覺大事不妙,急忙請張飛立即發兵前往支援劉協。
此時距劉協離開郿塢已經一天。
令人想不到的是,除了張飛的兩萬多軍隊外,另外也有一路兵馬也急急奔往陳倉道。
領頭一人,中等身材,臉色蠟黃,手執一把大刀。身後跟著一人,極為高大威猛,手提金背宣花大斧,卻正是徐晃。
兩人身後跟著一杆大旗,上書“大漢楊奉”。
原來徐晃自漢軍中逃脫之後,一直化妝隱匿在長安城,尋找機會營救被李儒關入大牢的楊奉。
牛輔和李儒火併的那天晚上,徐晃等待多日終於等到了最好的時機,不但趁亂從大牢中救出楊奉,兩人還趁機帶領他們的白波黃巾軍舊部逃出京城,一路逃奔最後佔領了雍縣城。
所以城中的六萬大軍,除了李儒帶走了一萬多,牛輔留下了兩萬,剩下兩萬多士兵除了逃散的,大部分都是被徐晃和楊奉帶走了。
兩人一邊安頓軍隊,一邊派人打聽劉協的動向,意欲投誠。不想卻接到一個驚人的訊息。
李儒逃入陳倉道之後,劉協率軍在後追趕。兩人派出的探子卻打聽到有一路大軍從金城出發,經過隴西和武都邊界,也急急朝陳倉奔去。
徐晃這員未來的名將稍作分析,立即覺察出陛下有難,立即與楊奉率軍前往陳倉。
************************************************************************
一連走過十多里的大道,一路上近衛營的馬蹄都變得輕快起來,就連走了近百里爛路的馬兒們,也不時歡快的叫幾聲。
騎兵們精神抖擻,催動著馬匹緊緊的跟在劉協以及諸將身後。
終於大道又逐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