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第3/4 頁)
然睿智,可是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卻也會犯傻啊!”
“不過這些人畢竟是人中俊傑,若說以往他們因為各自利益而相持不下,今日被文遠你這般一鬧,想必他們也該清醒過來。”郭嘉說道。
張遼呵呵一笑。說道:“若真是如此,那遼到是做了件好事。就是不知道遼這一番心血能夠保持多久?但願能一直延續下去,哪怕它磕磕絆絆,多災多難,也不要反覆出現數百年乃至數十年一次的改朝換代!”
“長文兄,今日聽張文遠一說。覬心中實在有愧啊!”衛覬等人夜間有一次聚到了陳群的府中。
“伯儒兄,休要說你,便是群那時候也覺得臉上發燒,心中慚愧。唉!”陳群也是一臉愧色。
一旁的董昭、崔琰等人同樣深有同感,隨著陳群一同齊身嘆息。
董昭搖著頭說道:“文遠將軍雖然並未直斥我等,但那番私心之語卻實實在在是說給你我聽的。長文兄,以昭之見,不如加快推進議會的組建吧。”
“可是公仁兄,若是我等無法獲得議會主導,又如何能夠推行我等的主張呢?”衛覬還是有些沒有徹底醒悟。
“伯儒兄!”崔琰見到衛覬如此。不覺叫了一聲道:“伯儒兄,那議會本就是大家商量著辦事的地方。實際上也就是一個解決各方矛盾的場所。比方說你河東衛家與我清河崔家發生了矛盾,以往是家主遣人相商,或者兩家家主直接出面商量。
若是有了議會,那就是兩家棄量。還有人從中仲裁。倒也是公平之舉。亦可避免各家因為資訊不暢而導致的仇怨。”
崔琰這番話很有點意思。他明著說的是議會以及各家可依靠議會解決問題,實際上卻點出了河東衛家與張遼的私怨,那可是因為蔡琰以及河東衛家子弟擅自行動而導致的馬邑張家與河東衛家之間的深仇大恨。這也是衛覬始終看不開的緣故。無論衛覬是如何的大度明理,即便他對蔡琰再嫁不做計較,卻無論如何放不下家中子弟。士族中人就是如此,縱使家中子弟有錯在先。也覺的別人應該看在自家面子上不要計較。崔琰原本也有這種思想,只不過遊學的經歷和亂世的歷練讓崔琰漸漸變得現實起來。此時提點衛覬,就是不希望衛家再繼續與張遼對帆生門無論何時。與一個有著軍方背景的家族相對抗。雕小它,家族還牽連著北疆、中原、荊楚、江東幾大家族,河東衛家就是再歷史悠久,也不過是擋車的螳螂而已。
衛覬不知道是否聽明白了崔琰話中之意,但他卻低下頭,沉默起來。不過陳群、董昭卻瞭解了崔琰之意,而且他們兩人一個久居京師。一個長期跟隨曹操左右,對於京師中各大勢力以及曹操對衛、張兩家的矛盾的態度十分清楚。京師各大勢力皆有求於張遼,無論是政治上的合作還是商業上的優惠,張遼手中都握著令人垂涎欲滴的籌碼。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會插手兩家之爭。甚至還會有人落井下石。而曹操雖然會因為和衛家部分人的私交插手。但一個被張遼打殘了的衛家更符合曹操的心意,所以曹操也不會再衛家吃大虧之前插手。
一個殘破的河東衛家卻不是陳群等人的希望,雖然對於衛家內部掌權之人的選擇十分不滿,可走出於士族守望相助的潛規則以及加強自己盟友的願望,陳群等人並不希望看到河東衛家被別人取代。
看著衛覬沉默不語,陳群也無奈,衛家的私事不是他們可以隨意干涉的。咳嗽一聲後,陳群說道:“諸位,今日群聽了文遠將軍之言後細細思量,午後又找到王仲宣一席長談,這才發現我等確實有方向選擇的錯誤。文遠將軍提出議會內閣制度。為的就是消除大權獨攬的君權。至於是否徹底限制君權,文遠將軍也沒有固定的意見。聽王仲宣所言。若是議會有意給天子放開一部分權力。文遠將軍也不會反對。因為按照文遠將軍自己的話說:議會是天下大多數人的代表,而議會的選擇,就代表了天下人的選擇。也就是說,文遠將軍只是希望做一個規則的維護者,而不是一個獨攬大權或者割據一方的獨裁者。但是若有誰想大權獨攬或者割據一方,卻一定會招來文遠將軍的攻擊。我等執著於控制議會的大多數席位,確實是犯了文遠將軍的忌諱,也有違我等為國為民的理念。事到如今卻是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我等立刻改弦更張,推進議會組建的進展,將目標放在未來議會的鬥爭和內閣及下屬官職的爭奪中去才是正理!”
“長文兄言之有理!不過昭還是要再次登門拜訪文遠,如今他已經基本上表明瞭態度,若是再與我躲躲閃閃,哼!我便賴在他家不走了。”董昭說著自己也笑了起來。
“呵呵呵!公仁兄,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