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第3/4 頁)
分裂國家的責任人。
看到張遼在荀謀開口後就變得沉默不語,而且額頭上還滲出了汗珠。荀謀等人心中疑惑不解口可是當回過神來的張遼狠狠心將他心中的擔憂和盤托出後,荀謀等人也變的沉默起來。
“我不諱言分裂的可能,畢竟戰國的結束不過才四百餘年,大漢如今的疆域也是四百年的戰爭打下來的。或許昔日七國的貴族已經不再風光,可誰知道是否有人想重現七國時的狀態?我先表個態,我絕對不贊成分裂。誰要想分裂國家,我不會顧及他究竟是何人?都想想吧
張遼站起身,離開了屋子,留下了四個直愣愣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的人。
,
第三卷 第687章 諸葛諫玄德
更新時間:2010…9…11 16:10:04 本章字數:7166
“見鬼!怎集能忘記這種隱患呢?”張過回到自己的弈4聯在書房裡來回的踱步。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可是這句話在這個時代卻並不能成為至理名言。”張遼此時頭疼的不只是地方議會可能帶來的地方自治甚至分裂國家的傾向,同時也終於“記起”了他刻意遺忘的經濟實體在獲得足夠的經濟利益後必然會向政治權利伸手的絕對可能性。
雖然這個時代的真正掌握實際權力的是各大世家,而且這個時代正好是中縣的政治基礎從貴族政治向士族政治轉變的前期,若是沒有張遼的攪和,隨著曹魏篡漢、司馬代曹。中國計程車族就將取代貴族,成為國家的統治階級,從而度過士族政治的數百年曆程。
這些士族世家也涉足商業,但是他們卻並不是以商業為主,他們的實力更多的是體現在“更多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上。雖然骨子裡同樣貪婪,卻依然會在表面上做出一種清雅淡薄的表象。如果將馬克思有關利潤犯罪的話同樣套用在這些士族身上,你會發現一點都不過分,士族們同樣會為了利益無視道德、國法。只不過當他們損取了足夠的利潤後就要表現出自己不追求銅臭之氣的假象。
用後世一句十分有名的俗語來形容,那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說的再明白一點,就是屠夫放下滿是鮮血的屠刀,用鮮血淋漓的手抹去嘴角的血跡,然後披上一件袈裟,作出一副和善的假象,等待著下一次舉起屠刀的機會。
所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並沒有錯,錯就錯在中國此時的國情統治階層並不認可經濟基礎商賈的重要性,甚至他們會否認經濟基礎的重要性並嚴厲打擊經濟基礎的載體 商人階層。雖然他們全部都是身價無可計數的大富豪,但他們卻以經商為恥,卻將死讀書、讀死書視為無上的榮光。
雖然漢末計程車林還沒有千年之後的思想僵化,但詆譭商人卻早已經成為傳統。張遼將這個傳統歸結於戰國時期大商賈對各國政治的影響以及秦國重農而平滅六國的事實讓始皇帝不願也不敢讓國內再度出現諸如漪頓、白圭、呂不韋之輩。即便中國的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著大批富可敵國的商人,但是在世家、官府的聯合打壓下,他們除了顯示一下自己的身家之外,就淪為了官府危急時玄的“自動取款機”所以“財不外露”才成為了中國傳統上永恆的至理名言,這完全是沈萬三、胡雪巖等大商人用自己的血淚史換來的。
“萬幸啊!”張遼想到這裡不由得心中慶幸。“雖說隋唐時期的七姓十家的祖先如今都已經基本上全冒出來了,可是與那時候強大計程車族門閥不同,此時計程車族即便是底蘊深厚,也沒有強悍到可以讓諸侯、天子驚懼的地步。那時候計程車族門閥有依靠南北朝時掌控軍權的關隴世家和掌控朝政的山東門閥,但即便是數百年後躋身海內四大家的盧家。如今在涿郡也不過是一個家主盧毓加上兩三個,後人,唯有太原王氏、清河、博陵兩個崔家還算此時的頂級士族,倒是廣陵陳氏、溫縣司馬氏、東海糜氏、蔡陽蔡氏等實力依舊不俗。而談縣曹氏已經壓倒於挪縣曹氏本家,也成為了一個大家族,就是不知道主公對執掌曹家本宗有沒有興趣?不過關於之前的擔憂。如今倒還是有一些緩衝的時間。看來要還要對中國傳統的商業思想和那根深蒂固的土地情節做一下疏導才行啊!”
“可是該如何抑制世家的實力過分擴張呢?”張遼想到這裡思路又僵住了。
資本的擴張性是沒有底限的。這一點 張遼在後世就早已經知道了。雖然他的政治才能並不算高。這些年大都是利用“先知先覺”的憂勢在處理問題,將很多看似困難棘手難題交給那些在歷史上名聲卓著的人去處理,自己則坐享其成。但是遇到這個,問題,張遼也不敢輕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