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才是兗州的實際掌握者。要動他們,必定會引起兗州的動亂,所以,沒有主公的命令我們是絕對不能擅自行動的。”
聽到這裡,張遼看到對面的荀彧像是鬆了口氣似的長舒了一口氣,“文若先生,你不會以為我想帶兵抄了那些兗州世家吧?”張遼腦筋一轉,頓時明白了荀彧的想法。
“文遠,你剛才對土地的論述讓我耳目一新,我也承認,你說的很有道理,可你後面的話的確讓我擔心,直到你的最後一句話才讓我放了心。”荀彧荀彧右手撫著胸口,似乎還有些後怕的感覺。
“文若先生請放心,張遼身為主公的下屬,絕不會為主公的大業增加不必要的麻煩,何況若無主公之令,張遼也斷不會擅自行動的。”張遼再度解釋了一下。
“文遠,無需解釋,這些世家久據州郡,勾結官員,橫行無忌,武斷鄉曲,若非主公在兗州根基未穩,我早就建議主公好好整頓了。”程昱不愧其個性剛烈的評價,揮動著手臂說。
“對,時機未到,這些我們先暫且不談。”張遼將話題轉回到屯田上,“不過糧草的數量是決定我軍實力的關鍵,既然我們現在無法獲得更多的土地,那就只能在增加單位土地的產量了。我昔日遊歷天下,大致瞭解過農人的耕作方法,春天先將田野裡的荒草燒一下,然後把地淺牽的鬆一下就將種子撒進去,發芽後也就是鋤鋤草,根本不上肥的,莊稼得了病蟲害更是沒人管,一直到收穫。不過,也有個別的的農夫對於提高土地產量有著一些不同的方法,最近我試著總結了一下,大致有這樣幾點:第一是保持合適的莊稼的植株密度,第二是土地肥力的積蓄,第三是在土地上凍之前深翻土壤,可以將土壤中的蝗蟲卵翻出來寒冷的天氣會幫我們殺死它們,第四是出苗後的經常除去雜草,保證土地的肥力完全被莊稼吸收,第五是保持土地水分,就是灌溉,改進和製造灌溉工具,第六是選育優良的種子,。”張遼在後世雖然不是學農業的,但是鑑於袁先生雜交稻的轟轟烈烈,他也多少知道了一些糧食高產的影響因素,大致回憶了一下,就在這裡說了出來。照張遼的想法,這些想法自然有棗祗這些專業人員去實現,咱是武將,隨時要上戰場的。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一邊的張成和張新也聽的直翻白眼,他們很清楚張遼不過是在忽悠人,因為他們一直跟在張遼身邊,深知張遼從來沒有過遊歷天下的經歷。
“文遠,能詳細的說說嗎。”相對與荀彧、程昱的一腦子漿糊,已經長期和屯田打交道的棗祗一臉的興奮。
“好的。不過我這人不懂種地,以上的東西也是當年一時興趣打聽了一下,非常的籠統……”
“無妨,無妨,大家一同參詳參詳。”
“好。”張遼調整了一下坐姿,“我們一條條說。莊稼的植株密度就是指單棵莊稼的間距,這關係到莊稼的養分吸收和接受光照…………”
張遼的觀點是在後世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漢朝,人們雖然數百年前就懂得興修水利,卻依然未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思想,張遼的植株密度和糞便漚肥的方法根本就沒有人知道。棗祗管理屯田已經一年有餘,荀彧、程昱也都是博覽群書之輩,這三人對張遼的柳條建議興致盎然。四人討論許久,最終由張遼提議建立試驗田,用不同的方法耕種不同的土地,並對每塊土地的進度進行詳細的記錄,在收割後挑選產量最高的土地的種植方法進行推廣,張遼還建議利用商人收集各地的高產糧食的種子,來取代本地產量低的作物。
就這樣,後世曹魏的農業研究院初現端倪,為曹魏政權的強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曹軍在日後的征戰中基本上也沒有為糧草的供應操過心。
第一卷 第十一章
更新時間:2009…1…3 20:05:50 本章字數:10588
大漢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三月,曹軍大將夏侯惇在匡城擊敗袁術先鋒劉祥,袁術全力救援,曹操也揮軍壓上,全軍與袁術大戰。因張遼生病而終於得到廝殺機會的曹洪和夏侯淵一同率狼騎不斷襲擾袁術軍,使袁軍防不勝防,終日提心吊膽,疲憊不堪。兩軍決戰之時,步兵擋於前,狼騎擾於後,而新成立的“虎豹騎”在統領曹純的率領下看準時機突擊袁軍中軍,一舉擊潰袁軍。
袁術退守封丘,曹軍不顧戰後疲勞,全軍加速行動,意圖合圍袁術。可惜袁術早已被曹軍殺的提心吊膽,一心逃跑,等曹軍到達封丘之時,袁術又提前跑了,只留下了一群傷兵和一座空城。
袁術逃到襄邑,曹軍追到襄邑,袁術又逃到太壽,剛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