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2/4 頁)
現在不得不傾盡全力繼續供他讀書。
祝檢秋老家的老人是這樣評價祝檢秋:‘平民出身,卻努力自勵,一步一步從最基本的童生一路考取進士,其間,沒有靠山,沒有銀子投入,完全靠自己的刻苦得了二等進士,對於一個寒門子弟來說,這是相當了不解的,我們不要被影視劇動輒什麼狀元、探花誤解,一個二等進士,那真是相當於清華、北大了,相當了不起。
中了進士後的祝檢秋跟其它沒有根基的候補官員一樣,被派出了京城,到地方上任了縣丞這樣的小官,並且從從八品縣丞一路做到正四品知府,凡是他任下的官員、百姓,提起祝檢秋,眾人用得最多的詞就是‘謹慎’二字。他在職期間人緣好,給當地官員和民眾的感覺一直都是‘謹慎、謙卑’,不顯山,不露水,既沒跟誰有過利害衝突,也沒跟誰有過密交往,保持著獨立的官品、官風。
祝檢秋的獨立特行終於引起了先帝的注目,他由此被調到了京城,一下子就進了吏部,這個掌百官命運的吏部,即便是個小小的都事,都可能有充足的油水,祝檢秋從最低層辦事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很快在吏部斬露頭角,即使這樣,他依然謹小慎微。
對於祝檢秋的謹小慎微,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他謹慎低調的處事風格與他出身低微有關係,他來自於農村,來自社會的最底層,完全要靠自己打拼,才能在風雲變幻的官場上有一席立足之地,也許就是這樣的謹小慎成就了一個庶民到後來的吏部之首——尚書吧!
一步一步從吏部小官員做到尚書,他的人生,他的仕途達到了鼎盛狀態,先帝駕崩,太后幫忙理政,讓他在官場上如魚得水,他從謹小慎微變得權勢滔天,他一反謹慎、謙卑變得張揚、自我彭脹。
於祝檢秋而言,仕途之山可能很陡峭,他爬得氣喘吁吁,也終達到仕途的巔峰,終於有了‘會當凌絕頂’的輝煌,這種感覺不是當事人是難以體味的。
可是今天在他攀爬至人生極高點時,他摔了下來,而且是粉身碎骨的摔下來!
祝檢秋成為風雲變幻的官場中‘鉅貪’的典型,一個什麼樣的典型呢?貪腐的魄力和膽量!這可並不是每一個當官的能達的境界!
誠嘉帝就是帶著這樣的想法進了大理寺大獄。
祝檢秋已經被獄卒帶到單獨審訊間了,他靜靜的坐在小凳子上,手僚腳拷,衣服和頭髮,可能是因為要見天子吧,有人幫他整過了,還算可以。
當誠嘉帝進來了,這個曾經一起議政朝事的君、臣四目相對,瞬間,落敗的那個垂下了眼。
誠嘉帝踱著步子,看了一圈光禿禿啥也沒有牢房,然後聲音平和的問道,“祝大人覺得這裡怎麼樣?”
祝檢秋掀著魚袋眼看了一眼正值年盛有為的年輕皇帝,平靜的回道,“很不好!”
“有想過會有這麼一天嗎?”
“官職很小的時候想過”
“權勢大了,沒想過?”誠嘉帝笑了一下,“是啊,權勢大了,只有你去辦別人,誰敢來辦你?”
第177章 婚前玉繡 玉錦破局
誠嘉帝踱著步子,看了一圈光禿禿啥也沒有牢房,然後聲音平和的問道,“祝大人覺得這裡怎麼樣?”
祝檢秋掀著魚袋眼看了一眼正值年盛有為的年輕皇帝,平靜的回道,“很不好!”
“有想過會有這麼一天嗎?”
“官職很小的時候想過!”
“權勢大了,沒想過?”誠嘉帝笑了一下,“是啊,權勢大了,只有你去辦別人,誰敢來辦你!”
祝檢秋沒有吭聲,算是預設了誠嘉帝的說法。
誠嘉帝微微抬頭,“你不是還把朕當作十年前的朕?”
祝檢秋又抬了一下魚袋眼,復又垂下,也算是默了,也許是其他原因,但都不重要了,已然是這樣的結查,他只有聽的份。
誠嘉帝又說道,“你要那麼田地幹什麼?”
祝檢秋轉過頭去,不準備回答誠嘉帝。
誠嘉帝冷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的土地只能給朕的子民!”
聽到這裡,祝檢秋迴轉過頭,眯著魚袋眼,陰陽怪氣的假笑道:“是嘛,聖上,那罪臣就看著,你的土、你的地,是不是都給你的子民了,你的子民是指平民呢,還是所有人?”
“你別來摳朕的字眼,朕會讓天下蒼生皆有田地而種!”誠喜誠一臉正氣的說道。
“哈……哈……”祝檢秋放肆大笑,“天下蒼生皆……哈哈……”
誠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