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珠要一起討論,洪濤還把泊魚和泊蝦兩個孩子叫到一起,一點一點的教他們一尺和一丈的關係,一米和一厘米的關係。但這個進度有點慢,他們倆不識字,更不會數數,加減法也無從談起,十進位還湊合理解,到了百進位制就糊塗了。
不過沒關係,反正要在這裡等一下午呢,洪濤乾脆先當起了他們的數學老師。連帶著泊珠一起,先教他們背乘法口訣,然後再教他們在船板上用砍刀寫自己的名字,至於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洪濤就顧不上了,他自己也不會寫繁體字,湊合學吧。
越是無知的人,對知識的渴求度就越高。泊珠、泊魚和泊蝦雖然嘴上不說,但對於能上學認字還是很看重的,所以也不管洪濤教得對不對,都規規矩矩的坐在船板上聽洪濤講課,誰也不多說一個字兒,老實極了。然後洪濤又針對性的出了幾道題,比如說一條魚賣了三文錢,十條魚賣幾文錢啊?二十條呢?三十條呢?如果這些魚裡有大有小,大的賣五文錢、小的賣三文錢,十條魚裡三條大的、七條小的,一共能賣多少文錢?
這些簡單的算數題,把泊珠她們三個搞得暈頭轉向,數完了腳趾頭數手指頭,最後急了三個人一起數,也總是數不清。但是當用洪濤教她們的乘法口訣算出來之後,立刻就高興了,泊魚專門站在洪濤身後,舉著破帆給老師檔太陽,泊蝦則端著粗瓷碗,恭恭敬敬的等著老師想喝水的時候趕緊遞上去,泊珠也沒閒著,她把頭巾用海水洗了又洗,只要洪濤一擦汗,她立馬把頭巾送上。三個人每人都忙碌著,就這樣也沒耽誤學習,一下午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大家還湊在船上背乘法口訣呢,太陽西斜都不知道。
“阿珠,又作怪!”突然,一聲大喊從船邊響起,嚇了船上的四個人一跳。
“阿爺!都怪你,我又忘了……”阿珠正在背口訣呢,好不容易過了五,剛要往六沖擊,這下全忘了,急的她拿起自己的頭巾就向著旁邊泊福的船上扔了過去。
“阿爺,我會寫我的名字了,濤叔教我的,你過來看啊!”泊魚和泊蝦看到他們的父親,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績,可惜船板拿不起來,急得他倆直蹦高。
“福伯、黃伯……阿……阿爺!”洪濤轉身一看,泊福、黃海、陳名恩的幾條小船結伴都回來了,前面的稱呼倒還順溜,但是叫阿爺還有點生疏。
“呵呵呵,我看看你寫的,嗯……泊魚,是對的!泊……蝦?這是澳洲的蝦字?”陳名恩聽到洪濤叫他阿爺,笑得很親切,把船湊了過來,趴在船幫上探頭看了看船板上那些字,有些他認識,有些不太一樣。
“我們那邊最初學的也是漢字,後來為了簡單,就把筆畫多的簡化了一下,原本的字年輕人都不學了,我不會。”洪濤乾脆把簡化字的原理給講了出來,信不信的隨便吧,反正也不去考試,無所謂。
第十一章先進生產力
“有道理,不管怎麼說,小魚小蝦能寫出自己的名字,就好,就好……”陳名恩並沒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的問題上多糾纏,他拍著小魚小蝦的腦袋,轉頭衝泊家父子點了點頭。
“阿爺!阿爺!我還會數數了,可以數到三十!”泊魚還嫌大人誇自己不夠多,又開始背誦乘法口訣。
“好啊!好啊!這是九九歌,背得沒錯!”陳名恩覺得自己這個乾兒子沒給自己丟人,半天時間就已經教給孩子們這麼多東西,至少不算吃白飯的。
“學那個沒用,我們疍家仔多打魚才是好孩子。”泊福看來是和洪濤較上勁兒了,凡是洪濤擁護的他就反對,這時又是他出來掃興,連泊小二和泊小三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阿珠,讓你阿爺看看我這個新疍家仔是不是好孩子,我們去起地籠!”洪濤並不討厭這個泊福,老人嘛,有的開通有的固執,這和人的好壞沒有必然聯絡。與其和他在嘴上爭辯,不如給他來點實際的,那個地籠也下了一下午了,多少總該有點收穫吧?
小船有石錨,雖然有海流,但漂不遠。洪濤起了錨,泊珠猛搖櫓,很快就在幾十米外找到了那截竹筒,洪濤從船上探身抓住了竹筒,順著下面的麻繩開始慢慢往上拉。別看三片網加上幾圈竹辮子在岸上沒多重,到了水裡死沉死沉的。這時候還不能玩命猛拽,一旦網體掛在水底石頭上,就有可能把麻繩拉斷,這玩意比後世的尼龍繩強度差遠了。
隨著海底一陣水泡翻滾,洪濤覺得手裡微微一輕,好了,地籠被拉起來了,這就好辦,緊倒幾把,一個黑乎乎的圓筒掛著一些海草就露出了水面!
“啪啦……啪啦……啪啦……”隨著一陣密集的撞擊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