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問問你的病。”
馮憑抱著他,感覺他穿上衣服,又和脫了衣服不一樣。他很瘦,一身緊繃繃的肌肉,那腰細的一握,看上去跟女人有得較量,其實抱起來很硬,很結實陽剛。他四肢修長,體態舒展,肩寬背實,胳膊很有安全感,無與倫比。
第22章 試探
李益在宮中呆了一個多時辰,臨到出宮時,楊信留住他,有話要單獨跟他說。
楊信將他引到了內侍省。
內侍省的官署就在內宮,離太后的崇政殿不遠。上午天氣很不錯,李益一邊走,一邊同楊信閒談。楊信這幾日剛剛升遷,從五品內給事升到了兩品內常侍。
“楊大人最近連升三品,我還沒來得及道賀。”
他笑祝賀道:“楊大人,恭喜啊,以後我得叫你楊常侍了。這宮中的事怕都有要勞楊常侍操心了。國之棟樑,你這肩上的擔子不輕。”
楊信笑說:“李大人客氣了。李大人這樣的才是國之棟樑,我等小臣,只不過是盡心盡力伺候主子罷了,真正的朝廷大事還是要仰仗李大人才行。”
李益說:“哪裡。你我都是為皇上太后效力,論親近,楊大人比我等外臣更跟太后親近,是我要仰仗楊常侍。”
李益說:“我聽說太后把乙渾的案子交給你和司隸校尉府共同辦理,可見太后很信得過楊常侍。楊常侍來日必定前途無量。”
楊信笑說:“這件案子有些特殊,交給外人,太后不能放心。”
兩人談起朝中事。
最近可是發生了很多大事。
太后垂簾聽政,表面上看,沒有對朝廷大開刀。剷除乙渾,也只是抓捕了主犯,並未大肆牽連黨羽。但實際上的動作不小。
整個朝廷按職司分為兩個系統。前朝和內宮。前朝分三省六部,六部曰吏部,曰禮部,曰工部曰兵部曰刑部。三省曰尚書、曰中書曰門下。中樞在尚書省。
尚書省的首腦是尚書令,但實際負責人另有其人,叫錄尚書事。錄尚書事只是加官,不能單獨作為官名,如之前的乙渾官名為丞相,加官錄尚書事。但只要有錄尚書事四個字,即意味著督攬朝政了。
太后廢除乙渾丞相兼錄尚書事,另以常英、拓拔子推、高允錄尚書事,但這只是權宜之計。太后垂簾聽政,為了進一步的收攏權力,將主要的事責從尚書往中書轉移。
原來中書省只是負責前後廷銜接的事務,主要是詔書、政令的起草和修改、存檔,詔令的上傳下達,可說是整個朝廷中工作最密,最機要的部門。但是沒有權力。
不管事,沒有事權。
官員的升降、任免、考核,朝廷的用度、開支,功、刑、賞、罰,全都在尚書省。
其實事權才是最要緊的。
她第一步做的,就是將尚書省處理過的公文,交付中書稽核,稽核完再呈遞到皇帝的御案前。又另設了門下省負責起草政令,又將上傳下達的工作分屬內侍省。這在實際上,就是將原來中書省的事責一分為二,一半給門下,一半給了身邊親信的宦官,實際就是攥在了自己手中,而將尚書省的工作、大部分事權轉移到中書,將原來的尚書省架空了。
李益看起來官職沒有絲毫變動,但實際的權責近似於錄尚書事。只是構建初成,還需要慢慢調整,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轉過來的,至少要一年半載。因為太后剛剛主政,恐株連太多,或者過多的提拔自己人,會使朝臣生疑,朝廷不穩,所以才用這釜底抽薪,另起爐灶的法子。
而內宮是她的地盤,變動就大得多了。
內宮一府六局,中樞在內侍省,也喚做內侍監。內侍監不但主管帝后的飲食起居,且已經將手伸到前朝。楊信被提拔為內常侍,參與乙渾一案的調查審理,和司隸校尉府緊密合作,而今炙手可熱。
楊信今天找他倒不為公,只是為一件私事。
楊信送給了他一樣好物。
只見這東西薄如蟬翼,顏色潔白透明,好像魚肚,一片盛在小匣子裡。楊信遞給他看:“李大人猜猜這是做什麼用的?”
李益用手拿起來,捏了捏,感覺薄而脆,有韌性,本身應該是有彈性,只是風乾了。應該是從某種動物身上取下來的。他將這物放在鼻端嗅了嗅,卻無任何異味。
感覺像是吃的東西,燕窩魚翅之類的,但吃的東西怎麼放在這裡,怪想不通的。
“好像魚肚。”李益不解說,“是進補的?”
楊信看他猜不出來,也就不跟他打啞謎,笑說:“不是魚肚,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