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4/4 頁)
她的心,還真得要表現一下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能總是出糗!
於是他不再去捉雲姬,而是認真地察看了一下不周之山地整個地形,忽然心中頓有所悟,說道:“你看這不周之山。 四面全是高崗。 中央一塊盆地,只有東南方有一個缺口。 可供人出入。 如果用做戰場,會怎麼樣?”
去姬美目閃了兩下:“繼續說,我聽著呢!”
楊華道:“假如我是共工,被千軍萬馬追殺,逃到這裡,而這裡是共工一族的聖地或老巢,還有最後的少量人馬,我會怎樣用計呢?會用頭去撞山嗎?笑話!要撞也不必回到家裡來撞啊……看,四面高崗上全是石頭,中央是盆地,更低窪一點的出口在東南,敵人正蜂擁而入!我會命人站在四周的山崗上,一齊將巨大的石塊推下來!最好是圓石,它能一瀉到底,並直撲東南!只要事先有準備,或巨石足夠多,誰能抵擋?哪怕行軍萬馬也一齊玩完!”
接著,他摸著雲姬紅紅的臉蛋道:“你想,那時所謂的‘兵法’還只在萌芽階段,‘落石計’可能是初次使用,那麼多兵馬正在乘勝追殺,忽然山崗上掉下無數地巨石,向自己砸來,懵頭轉向之際,會不會以為是天柱折斷了呢?這應該就是‘共工頭觸不周之山’的奧秘!共工是炎帝一族的後人,也是一個具有非凡智慧和膽略的英雄,所以才敢於挑戰黃帝的權威!他這一次,也許是真的戰敗逃回老巢,更也許是早有準備,詐敗而引敵中伏,所以才使這一場面如此驚心動魄!……今日我身臨其境,真是很佩服這位敢於反抗地遠古英雄!”
雲姬驚奇道:“你竟把那麼驚心動魄的神話說成是一個簡單的落石之計……但是,《史記。三皇本記》說:‘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絕……’史料上怎麼不直接像你那樣寫呢?”
楊華笑道:“史料?那是根據黃帝一脈的傳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