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不要懷疑,誰讓俺是農村人呢,以前村裡只有鄰居一戶人家有電視,村裡人沒有多餘的娛樂,晚飯之後,那些家庭主婦們沒事幹,便不約而同地湊到鄰居家看電視,閒著手沒事做,自然會打打毛衣賺點外快,反正兩根“筷子”外加一團毛線的活計,是人都學得會。那裡的熱鬧自是不會少了郭進這樣的小孩子,無聊之下,不管男孩女孩,給老媽打打下手,或也湊趣學學織毛衣也不是奇怪的事情,只是男孩子畢竟沒有女孩子那樣的天賦,織個普通的樣式不難,但要換個花式就不行了。
郭進不行,不代表這一世的母親不行,尋個無意中從波斯商人那學來的理由,將織毛衣的基本原理教與現在的母親李萍,幾年下來,倒真讓她研究出了幾個新花式來了,想來手工活定是上帝賜予女人的天賦不假。至於原料也不是大問題,鐵谷的羊毛多得是,在紡織之餘弄點出來打毛衣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為了不影響紡織,在郭進的要求下,母親並沒有將打毛衣的技術推廣開來,只是交會了住在鐵谷內部的女人們。幾年下來,倒還存了不少貨。
男孩子多幹點體力活,種植野菜,搭建草棚,培植草菇,放牧牛羊。除此之外,就是跟著郭進和鐵谷一眾護衛們學習騎射功夫,偶爾還邀請哲別師父指導他們一下而已。但哲別畢竟也只是郭進一個人的師父,若強求他也做郭進這群手下的師父,那就是郭進的不識趣了。其實哲別箭術的級別比較高,若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想學會他的箭術是很難的。也就是郭進一直堅持練了好幾年了,這才能學上一手高妙的箭術。估計等孩童們的基本功練紮實了,郭進也早就出師了。
至於這兩百個人的教育問題,鑑於鐵谷的現狀,只有郭大他們幾個跟了郭進多年的傢伙才夠格做這兩百人的啟蒙老師。而蒙古語又只有口語,現在還沒有文字,平時這兩百人生活在部落裡,學會聽說自是不難。語言的話,同鐵谷一樣,主要教漢語,不過古代的漢語沒有漢語拼音,讀音是按另一種音形字編排的,所以自學記憶起來很難,像孔子學識五車,合起來所學也沒超過五千字。
要教的話,自然是鐵谷最熟悉也最常用的拼音字母加簡化漢字,若是有心人問起的話,字母就推說給了波斯商人,簡化漢字就當是錯別繁體字。後來郭進攀上了木華黎這棵大樹,在木華黎的賞識下拜了師父,跟著木華黎系統地學習指揮、戰陣、謀略以及語言,(誰讓部落裡的牛人就木華黎是個文化人呢)做為鐵木真身邊的第一謀士,木華黎除了軍事、政治才能突出外,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語言大師,精通漢語、藏文、女真語、回紇語、契丹語。後來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在畏吾兀語(突厥)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蒙古文字。這樣郭進又專門挑了幾個有語言天賦的人教授了幾種語言,以應對未來的形式。
崛起 第四十三章 教育
更新時間:2010…9…6 15:53:40 本章字數:2085
入門的語言教學內容和前世小學的語文課文差不多,先從聲母韻母教起,每個音為了方便記憶還畫上了近音圖形,接下來就是常用漢字,利用實物教學法,如“羊”字,就牽來一隻羊,上面掛個牌子,標有音、字。還好,部落裡的文化人不多,這群孩子也沒有學習的經驗,對郭進的教學方法沒人有異議,再說郭進現在是孩子們的主人,對這些孩子們可是有生殺予奪的大權,部落裡的生存經歷早就讓他們明白,貫徹執行主人的命令就是身為奴僕們的天職。一個全意教,一個安心學,教授過程自然順利無比。
除了教學語言之外,孩子們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一般的數學的運算,函式、微積分就不用想了,郭進自己也不太懂,能學到二元一次方程解就幾乎能應付這一時代所有的管理會計問題了。本來郭進還考慮要不要教孩子們珠算,可後來想想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珠算在中國已近絕跡,看來數字運算取代珠算是必然的趨勢,他也就沒必要再多花那些心思了。從0到9的簡單阿拉波數字教起,到十位數、百位數、千位數的加減乘除,這群被郭進挑選出來的弟子們,心無旁騖,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學會了這些,他們才有出頭隻日。在日夜勤練下,孩子們竟只花了一月不到的時間就大半掌握了這些,比起鐵谷的那些傢伙們快多了。
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雖說主從有別,但在郭進一個後世人的觀念裡,更多傾向於溝通,至於所謂的人人平等原則,那還是算了吧。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平等,一切都得靠實力說話。正因為知道這一點,母親安排幾個侍女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