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頁)
衝下來的明軍陣營衝去。
萬事開頭難,有了帶頭的人,那些原本還被明軍的氣勢做震懾的大西軍士兵,也紛紛回過神來,跟著前面的人,衝上上去。
220戰鬥2
“沖沖衝,衝上去殺了他們。”
“踏踏踏”
一方神情振奮,喊殺聲彷彿能夠震天,另一方卻彷彿從地府湧出來的鬼魅般,除了那整齊邁步的塔塔聲之外,毫無聲響,就連臉上的神情也平淡鎮定,如此怪異的兩方人,卻就此戰鬥在一起。
“手榴彈準備,扔”
面對洶湧而來的大西軍士兵,處於隊伍最前面的營長路成功,一聲令下之後,後面那些拿著手榴彈的明軍士兵,將身上的手榴彈全部掏了出來,同時也將火摺子給點燃了,而後就著路成功的一聲令下,紛紛將手中的手榴彈狠狠的向著衝來的大西軍士兵扔去。
大西軍的戰鬥方式跟明軍是完全不一樣的,應該說,這個時候的陝西明軍的這種列陣戰鬥方式也是獨一份的,雖然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出現了一些非常厲害的軍隊,無論是李世民的玄甲軍,還是岳飛的岳家軍,甚至後來的戚家軍,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此厲害,除了本身的戰力強大之外,靠著的都是為首將領的威望已經作戰能力。
而大明軍隊卻是按照後世方式所訓練出來的軍隊,他們之間根本的區別就是,指揮的物件不一樣,這裡的指揮不是軍隊的總指揮,而是實際戰場上面的現場指揮,經過後世軍事專家的研究,在古代那種冷兵器時代,甚至到了十九世紀時期,因為通訊的原因,從而無論是多麼優秀的將領,他們也最多指揮一萬人的軍隊,士兵如果一多,那麼不僅不會變的強大,反倒還會產生混亂。
並且,在戰場上真正具有指揮能力的並不是什麼一軍的統帥,或者高階將領,反倒是一般的營長,連長等人。因為他們是戰場最真實的接觸者,戰場上的任何變換,他們是最敏感的,也真是因此。後世在會大量訓練低階軍官,甚至對於低階軍官的要求非常嚴格。
也正是基於這個思路,石磊在建立陝西明軍之初,就將培養中下級軍官作為首要目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明軍的營長以下的軍官,都是經過系統培訓的,甚至許多就是從石磊所建立的講武堂裡面直接畢業出來的,這也是明軍戰鬥實力快速提高的原因。
而路成功就是這麼一個人,原本只是一個流民,後來跟著石磊大了幾仗後,因為機靈,聰明,就被推薦進入了講武堂,學習了一段時間後。迅速的榮升為了營長。
而大西軍卻是典型的傳統戰爭模式,雖然他們平時也訓練陣列,可流寇起家的張獻忠本身就不善於練兵,對於戰陣的認識恐怕還不如一些明軍,而這些大西軍士兵也都是從原本的流民裡面廝殺出來,在他們的認識中,戰鬥就是衝上去幹掉敵人就行了,根本就不敢你什麼陣勢不陣勢的,那種東西有用嗎,有這個時間。我還不如多砍掉幾個敵人的腦袋,換幾兩銀子省事。而這也是為什麼歷代揭竿而起的義軍,會在擁兵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情況下,有時候連一個做縣城都攻不下。還死傷慘重,甚至幾十萬大軍,被朝廷的幾千人給打得落荒而逃,潰不成軍的原因。
無論如何,大西軍的這種攻擊模式,卻給明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打擊模式。就看到,明軍的手榴彈扔過來之後,一震之下,就會有十多個,甚至幾十個大西軍士兵,當場倒地不起場景,不僅是因為手榴彈的威力大,更重要的是,大西軍計程車兵聚集的確實太過於密集了。
“不好,快躲開,快躲開,都散開,都散開。”看到眼前那悲慘的一幕幕,李定國頓時心中跟到一陣懊悔,對於手榴彈這種東西,李定國在剛開始進攻漢中城的時候,就已經瞭解了,在他眼中,手榴彈這種東西,簡直就是一種神器,甚至比什麼紅衣大炮還要厲害的多,畢竟對於大西軍來說,動不動就幾千斤重的紅衣大炮,根本就是一種累贅的東西,雖然威力大,可負擔也太大。
而這種手榴彈雖然威力比紅衣大炮小一些,卻輕便小巧,無論什麼地形,什麼情況下,都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甚至李定國還想著,如果自己軍隊有著足夠的手榴彈的話,恐怕早就已經推翻大明朝廷了,又怎麼會輪到李自成的大順軍發揮作用呢?
“他奶奶的,我就不信老子今天干不死你們,兄弟們,他們人少,我們人多,不要怕他們,只要我們攻上去了,他們就徹底不行了,想要升官發財的,跟我衝呀!”被手榴彈的威勢又一次給鎮壓下來後,大西軍中一些將領終於爆發了,對於他們來說,戰死不可怕,像這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