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發動幾十萬百姓,重新修建的美輪美奐的西安城,此時,盡顯輝煌大氣,整個城中都顯得熱鬧非凡。
所有闖軍中人,全部都欣喜異常,今天,李自成正式昭告天下,建立大順國,以西夏李繼遷為太祖,改元永昌,並改西安為長安,李自成改名為晟,稱新順王。
同時李自成大封功臣,除了按照明制所封的大學士,跟六部軍政府等官員外,還封侯九人,伯爵七十二人,子爵三十人,男爵五十五人。
一時間,天下震動,李自成跟闖軍此舉,更加削弱了原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明統治,讓原本還能夠勉強維持的天下,徹底的陷入了分崩離析中。
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處,看著下面穿著各種大順朝服的文武官員,李自成此時是激動的,從一草芥一般的驛卒,待死之囚,到現在手下擁有馬軍六十多萬,步軍四十多萬,名副其實的百萬大軍,可以說,他已經到了人生的巔峰,可他心中卻並不滿足,因為,擁有如此實力的他,還有更近一步的能力,那就是攻入北京城,徹底推翻大明。
每每想到攻入北京城,推翻大明後,這三萬裡花花江山將掌控在他手中的時候,他的心中就禁不住的湧出一股莫名的衝動。
所以,為了早日實現那個夢想,他在昨天的議事中,斷然拒絕了宋獻策等人所提的以西安為中心,安穩發展,帶根基有成之時,在進行北伐事宜的話,而是迫不及待的宣佈了近日就要盡起百萬大軍,全力東征,爭取畢其功於一役,早日推翻大明朝廷,從而平定天下。
就在李自成跟大部分大順政權的官員,滿心歡喜的時候,幾個人的臉上卻並沒有半點笑意,如此怪異的情況,讓他們顯得跟如此氣氛有些格格不入。
“哎,軍師,大王現在是越來越聽不進我的勸告了,如此不管不顧的就帶兵東征,如果萬一出點意外的話,那後果簡直就是不敢想象呀!”說話的是李自成剛剛封的制將軍李巖,按照大順政權的權利分佈,制將軍僅次於權將軍之下,可算是軍中除了李自成跟權將軍劉宗敏之外的三號人物了。
聽到李巖的話,他身邊的軍師宋獻策也嘆息的說道“李兄,此話以後還是少說為妙,大王對你原本就心有忌憚,在加上牛金星在中間挑撥,大王對你可是早就已經有所不滿了。
你要知道,現在的大王已經不是那個剛剛從商洛山裡面出來,連飯食都吃不飽的闖王了,他現在已經身居百萬大軍,擁有大半北方地方,開國立基的一代帝王了,你如果還這樣沒有分寸的話,將來肯定會給自己惹禍的,你也算是熟讀史書的了,歷史上那些能征善戰者,有幾人是死在敵手的呀!”
對於宋獻策的話,李巖怎麼會不懂,可生來好爽大氣直性子的他厲聲說道“可是,我就是看不慣,闖軍能夠有今天,可是眾位兄弟,歷經了無數困難,才打造出來的,我又怎麼忍心看著如此大好基業一朝盡毀呢。
這次大王要盡起百萬大軍進行東征,雖然,有很大的機會能夠直搗黃龍,攻破北京,推翻大明,可那也只是又一定機會而已,如果這中間碰到什麼變故的話,我們會如何,難道就憑藉那些投靠我們的大明官員來效忠我們嗎,簡直是笑話,他們今天能夠投靠我們,明天就能夠在投靠別人。
要知道,大明現在雖然搖搖欲墜,看起來一推就倒,可他畢竟已經立國近三百年了,在天下人中間,他就是正統,誰能夠保證在我們北伐期間,不會有什麼變故發生。
要知道,從大王從商洛山起身道現在,也不過短短的不到五年時間,雖然現在我們大順軍看是風光無限,實力強大,可那只是建立在沙子上面的宮殿而已,如果沒有變故還好,只要一碰到大風大浪,那麼整個宮殿都會轟然倒塌。
可是,大王就是不聽我的勸告,稍等一些時日,等到我們將整個基礎打得牢固一些,在出兵北伐,哎,天意如此,徒呼奈何呀!”
李巖的話,讓宋獻策也一陣感慨,可他也毫無辦法,要知道,雖然他在闖軍內部的地位看起來挺高,可那也只是廟裡的菩薩,中看不中用罷了,真要論起這種軍國大事,他根本就插不上手。
。。
榆林城外,寬闊的軍營中,石磊一如既往的站在高臺上,看著下面艱苦訓練計程車兵,這已經成了他每天的正事了,每天從早到晚,他有大部分時間都會呆在這裡,並且,會時不時的提出一些建議,從而讓士兵們的訓練更加有效,並且,為了提高士兵們的戰鬥力,他還將軍演這個計劃提到了日程上,不僅讓步兵跟步兵直接對戰,更重要的是,他還讓這些士兵跟赤圖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