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有三個字:生死契。
出乎意料的,紙上就只有這三個字。一個字不多,一個字也不少。
很多人都以為,生死契既然是一份契約,那就必然要寫上很多字。這樣,才能將一切說清道明。這,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
然而,生死契就只有“生死契”三個字。
再多的語言,也描述不了生命。
既然如此,何不留下著一片空白
這,才是對生命最好的詮釋,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生與死,從來就不是分開的。生的同時,也在不斷走向死亡。
生死契的紙張取之於自然,取名為“道紙”。
這種紙張很特殊,仔細去體會,似乎能夠感受到生命的韻律。死生亦大矣,生與死,是無數先賢乃至哲學家不斷探討的問題。
生死契,是為了解決人的後顧之憂。
百年抗戰勝利後,私學興起,武道日益昌盛。人們為了解決私怨,或者放手比鬥,會在幾經考慮之下籤下生死契。
當年三位絕世人雄中的兩位,蜀國建立者昭始大帝便與周國太祖皇帝大戰。雙方為了全力一戰,分出勝負,便是簽下了生死契。
他們那個時候已經達到了人生巔峰,而妖族和魔族已經被趕出了中原。他們手下能臣將領多不勝數,繼承人也已經選定,於是再沒了後顧之憂。
他們所追求和希望的,不過是一個可以全力一戰的對手。君王大戰,牽涉必然太多,他們只得簽下生死契。這是一場私人之戰,與其他的一切都無關。
高處不勝寒,誰能體會到那種獨孤求敗的淒涼
當年的那一戰,並沒有誰知道勝負。可是,雙方都受了重傷,以至於兩人都少活了百年。
這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當年的那場戰鬥,到底是誰贏了
這自然不是人們最關心的,人們最想問的是,值得嗎
值得嗎人們一直不明白。因為他們不是昭始大帝,也不是太祖皇帝。值得與否,或許只有這兩位才知道。
其實這世間之事,不應該總是問值不值得,這樣太功利了,也太無趣了。
與其問值不值得,倒不如問願不願意。
每個人生下來,都有絕對的自由和相對的自由。無法選擇的東西有很多,但可以選擇的東西也有好多。
願不願意,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但求率性,不求無困。
生死契,是這個武道世界的最巧奪天工的傑作之一,解決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武道恩怨,很多都可以透過生死契解決。
當然,也有很多東西是生死契無法解決的。武道世界,更多的是腥風血雨。很多東西,只能用血來解決。
生死契,又何嘗不是用血來解決呢只是加上了一道程式,將一切簡單化罷了。這樣可以避免無休止的恩怨廝殺。
生死契的創作者,正是千年前人族最有謀略的智者,他有著古龍一族的血脈。人稱“神龍”。他的名字光輝地寫在人類史書上,讓後世之人難以望其項背。
他的名字,叫做孔天明。明天之道,測人之命。
孔天明是蜀國昭始大帝的好友,更是蜀國開國第一功臣。他算無遺策,乃是妖族、魔族最敬畏最忌憚的幾人之一。
即使是魔帝、妖皇,或者是周國太祖皇帝、晉國武皇帝,也對孔天明極為忌憚,在忌憚中還有佩服。
當年昭始大帝便曾說過:“孔天明在,蜀國可保無憂,人族可保無憂。”
昭始大帝生命走到盡頭之時,正是託孤於孔天明。
如今號稱天下推演第一的百曉書生,據聞本是一位貧困潦倒的窮書生。但有幸得孔天明指點,自此成為了如今最神秘莫測的人物之一。
時間能夠湮滅很多東西,許多真相早已迷失在歷史當中。那些口耳相傳的故事,也早就無法確定其真假了。
孔天明在攻打晉國時病逝,據傳還嚇退了百萬雄師。據很多人猜測,孔天明其實根本沒死。他只是隱居起來了,想要全心全意追求那傳說中的境界。
關於這些,也只是猜測。但孔天明留下的生死契,卻依舊在發揮著他無可替代的作用。
生死契,自然只是孔天明留給這個世界的禮物之一。
無論是千潛,還是風小哲,在面對生死契時,也是十分嚴肅。
生命,本就是嚴肅而悲傷的。但我們,可以活得很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