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3/4 頁)
而且還整日操勞,聽聞最後更是勞疾而終。
當然也有人一直認為孔相沒有死,不過這種說法畢竟只是少數。
其實就連如今的鬥帝,也沒有這個心去伐晉了。他雖然韜光養晦,但也不覺得有這個實力去討伐這個強大的晉國。
他們乃是前朝後裔,當年昭始大帝更是憑藉這一血脈身份揭竿而起,在亂世中建國稱王。
只不過如今已經過去了太久的時間,若還以光復前朝為口號,恐怕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當年連孔相這等人族天妒之才和昭始大帝這位帝王都沒有完成的壯舉,難道他鬥帝現在就能夠完成了?
不說沒有在這個心,就算有,蜀國的民心難道還能夠支援?
守業更比創業難,孔相當年伐晉,主動出擊勝過坐以待斃,這些人不是不明白,只是裝作不明白。現在人族三國之間關係微妙,這些普通老百姓或許沒有意識到,但鬥帝卻早已明瞭,這才是現在擺在他面前最大的問題。
御書房中,除了鬥帝之外,便只剩下了一人。
這人全身甲冑,威猛無比,但在威猛之下,卻有著儒士的氣息。若是在別人的身上出現,肯定會覺得很彆扭,但是在這個人身上,一人兼顧兩種氣質,卻絲毫不覺得違和,反而是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理所當然之感。
他在御書房,那麼理所當然。
鬥帝的御書房,有幾人可以走進?
更別提什麼全身甲冑,腰間跨刀了。而且這把刀還是蜀國戰場上最鋒利的寒刀。寒刀自然是隻有真正有功的軍人才能配的刀。
而且,一般有功的軍人還配不上。
自古以來,太平盛世之時,最忌諱的就是藩鎮割據、擁兵自重。最無用武之地、最難受、同樣也是最受君王忌憚的便是那些戰功赫赫的大將軍。
這個人一直以來和鬥帝政見不和,在朝堂之上甚至可以爭吵起來,應該也是皇族的一個坎。但奇怪的是,他站在鬥帝的面前,如此自然而然,甚至都不需要理由一般。
整個蜀國,能夠做到上面這些,擁有如此之多條件的,只有一人。
既然是隻有一人,那麼此人的身份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他是蜀國軍方地位最為顯赫的人。
他是蜀國第一虎將,九大虎將之首。
他是一代“神龍”孔天明之徒,當年甚至打敗過“神龍”。
他掌管蜀國兵馬大權。
在孔相消失後,正是他守護著一國的安危。甚至他還繼承了蜀國孔相的志願,幾次出兵伐晉,取得過一些成就,但最終還是無疾而終。
當年人族普遍認為只要能夠多給孔相一些時間,便有可能真正完成伐晉大業。
然其實大勢所趨,縱然孔相尚在,恐怕也還難說。而眼前這位大將所做的一切,並不比孔相遜色,至少在軍事上絕對不會輸給孔相多少。
他的名字,叫蔣巍。
正如他的名字,第一虎將,這個掌握蜀國兵馬大權,為蜀國鎮守國門的大將,就像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一般,讓蜀國可以沒有後顧之憂。
他是孔相留給蜀國最大的禮物,甚至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孔相當初的影子。在這方面,甚至是孔相的兒子孔華容,也不及蔣巍。
儘管有人猜測蔣巍有不臣之心,甚至很多大臣彈劾蔣巍囂張跋扈,不講鬥帝放在眼中,但他的地位,卻是依然穩固。
君臣相對,氣氛並沒有那麼緊張,反而是有些輕鬆隨意。並不想那些大臣在朝堂上看到的那樣君臣相對。
鬥帝平靜問道:“這一次,你火急火燎地趕過來,不又是為了出師伐晉嗎?”
這個問題在蜀國其實一直都是屬於比較敏感的問題,甚至隱隱形成了兩大陣營,爭鋒相對。
不過鬥帝說起來卻是那麼隨意,而且在言語中甚至有一些調笑的樣子。
蔣巍是一個武人,表情一直都比較嚴肅,有著一股軍中的威嚴,整個人像一座鐵塔般。
聽完鬥帝所說後,他眉頭微皺,不過很快就舒展開來。
這一次他火急火燎趕到蜀都皇宮,確實是有著重要的事情要和鬥帝商量,也確實是類似於出征方面的事情。不過,也是有些不對。
他帶來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
關於這個訊息,在整個蜀國,也只有他和另外一人知道,現在,他要告訴鬥帝。
他的聲音有些沙啞:“亂世將起,而且比我們所預料的還要更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