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陷陣的功臣,故此,伯顏所率之軍為第一支進入臨安的隊伍,在他左右與其呼應的便是卜遠、韓忱鸛所率的軍隊。卜、韓二人所率之軍自臨安物產較為豐富的地區進入,因二人本就是漢人,故此也注意到許多稀罕的物件兒,以便在征戰之時休要破壞了這些東西,免得遺憾。
伯顏、卜遠、韓忱鸛之軍向臨安城中心疾馳而來,所過之處捷報頻傳,而自南面進入城中的阿術之軍也是不甘落後。這阿術是元大將兀良哈臺的兒子、速不臺的孫子,驍勇善戰,曾在蒙哥時參與攻大理、交趾等地,十幾年前便被封為徵南都元帥。與他輔助作戰的則是與自己同部同族的圖那,因自己與圖那的父親為同輩,故此圖那還要尊稱他為“阿叔”。此次忽必烈並未讓圖那作為南攻臨安的主帥,原因有二:阿術已統帥諸將十餘年,而圖那離開草原不過區區五年的時間,只這領兵打仗之經驗來說,圖那差的還是不少的;其二,圖那為阿術的同族晚輩,這晚輩輔助戰功卓絕的長輩打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故此,這善戰的同族叔侄二人在一處,自是戰無不勝了。
在臨安的東面,忽必烈派了自己的幾個兒子從這裡攻入,因這裡三面環山,只有一路可進入臨安,故此斷是個易守難攻之地,忽必烈想到自己的幾個兒子近些年來隨著自己南征北戰,也是要獨當一面的時候了,才把這難攻之地分給他們,也是要讓旁的人看一看,孛兒只斤家族不愧被稱為汗室!而對於阿爾斯楞來說,事情也是順利的,幾個兄長及兄弟並沒有為難自己,反而齊力斷金,想來自己當初的抉擇也是正確的:若自己成了世子,又哪會在今日得到眾兄弟的相助?便不禁嘆這汗室的日子也不好過。
攻佔臨安城,北、南、東三面都有了人,而這物產豐富、景色秀美的西面,忽必烈則派了心愛的薩仁公主率人進入。自那次趙心玉只用十幾人便圍剿了賊寇的老窩後,忽必烈就認定這個義女定是一員巾幗:武功雖不及圖那等人,也沒有伯顏、阿術等人的戰功,心思卻是縝密,武功也大有長進,足見是能上得戰場之人。但她究竟是個女子,若是像男子一般征戰沙場了,也難免讓他國之人笑大元無人,竟讓女子來上陣殺敵。故此便同義女商量一番,而趙心玉也是有自己的主意:自己同所率的一干侍婢或裝扮成逃難的百姓,或裝扮成孤兒寡母,自西面悄然進城,一路上同眼線以暗語交流,識得了在這西面之中何人殺得,何人殺不得:那些非殺不可之人,定是阻撓了臨安之戰,斷斷留不得的;那些殺不得之人,或是可降之人,或是可用的文臣武將,自要好生相待。故此,趙心玉一行人雖為女流,卻在臨安的西面順利得很,竟也與其餘幾路人馬不相伯仲,一路向臨安中心而來。
自六月起,臨安城內的宋軍便陸續遭到了重創,一時間或死或傷,其狀慘不忍睹,而元兵又如洪水般地向這裡湧來,漫說是潰不成軍的隊伍,便是錚錚鐵漢,也是要膽戰心驚了。至八月份,圍住臨安的四路人馬已佔據了這個城,處處都有蒙古人的身影,只是卻不見百姓怨聲載道,偶有怨言,也是不小心傷了的,都被忽必烈下令好生安撫,於是臨安城只在短短的時間內倒向了蒙古人這一邊。
旁的人且不說,只說在蒙古人才攻進城來的時候,陳天虎就已得到了訊息,便忙忙地想要逃跑,竟也顧不得玉芙兒的暖被了,收拾了一些兒細軟,想要自西路逃將出去。不過他也是選錯了地方,才來到越王嶺,便中了趙心玉設下的伏,掉進埋滿了削尖了的竹子的大坑中,成了那受了“開口笑”之行的死人。
臨安城被攻下後,忽必烈斷是沒有忘記當初對景王爺和義女的承諾,命伯顏去了宋廷的府邸將宋恭帝和謝太后請了來,並千叮嚀萬囑咐,這一路上不可虧待了二人。宋恭帝和謝太后初到蒙古人的帳中,且不說娃娃皇帝如何,那謝太后也是個性情中人,想到既然蒙古人將是成為中原新主的人,自己的臣民又多數願意臣服,自己已無回天之力不說,若再僵持下去,只怕是會死更多的將士,那些將士也都是有妻兒老小的,再打將下去,自己便無地位可言了。於是痛心之下,只得受了“壽春郡夫人”的封號,同“瀛國公”宋恭帝一同生活在原先的府邸之中,雖吃穿住用一應俱全,甚至勝過原先的宋廷皇室之生活,但究竟是個亡國之君,也無自由可言了。雖如此,那瀛國公也是在十九歲的時候被忽必烈賜予了大宗的財寶,赴西藏薩迦寺出家,法號和尊,譯出許多經文,最終成為藏傳佛教的高僧,但此為後話,按下不表。
攻下臨安城後,忽必烈自是不勝欣喜:這入主中原的事情又更近了一步,現在只剩東南沿海還有宋人的殘餘,只需休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