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頁)
的綺麗,每一個都比京都四公子寫的好,寫的妙。
三人拜服。小皇帝得意的看了眼周旭。他早就想好了對策。
他正打算授職這幾個人到時候,一向睿智的丞相卻站出來說:“陛下,還請解釋下京都四公子的文章壞在何處?要不然學子鬧事,不好處理。”
難道他說他就是看不慣他們寫的太快的嗎,絕對不行,這不是找揍嗎。
“既然大家都為他們四個說情,那麼就讓他們自己說說是怎麼寫的這篇賦題?”他還就不相信根本沒理解就直接答能講出什麼道理。
果不其然,四個人說完,金鑾殿上的大臣們默言了。
小皇帝又讓人把宋桎和典祁的賦題唸了,金鑾殿上的學子們默言了。
京都四公子這次徹底黑臉了。
這次算是真正的風波結束。
可惜,那三個文官,自此仕途不亮啊。
一甲三人被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進士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不過,是在瓊林宴之後。
周旭看了眼極力壓抑著得意的典祁和麵上不顯一點緊張的宋桎,心裡想著這人無論是在被質疑還是在誇讚,都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當然這點還比不上晏家嫡長子修煉的老道。看了看略顯呆氣的寇闕,心裡嘆道這人還真不適合官場,不知道晏公子能不能護得住。其餘幾個人,周旭沒怎麼在意。
他們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書郎,或掌修國史,或做天子侍講,從此也就步入了兇險難卜的仕途,開始了宦海沉浮榮辱的漫漫人生。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終於登上了顯赫的高位。有了人卻可以顛簸流離,勞其一生,也能再見天子真面。
上完朝,小皇帝興致勃勃的找到正在看天書的周旭說道:“小皇叔,我贏了。”
“可是我們沒說賭資是什麼?贏就贏了唄。”
小皇帝嘴角一撇,“那好,欠著。等我想好的就讓你還。”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