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好的紅翡色佳,具有玻璃光澤,其透明度為半透明狀,紅翡製品常為中檔或中低檔商品,但也有高檔的紅翡:色澤明麗、質地細膩、非常漂亮,是受人們喜愛的,具有吉慶色彩的翡翠。
8、黃棕翡顏色從黃到棕黃或褐黃的翡翠,透明程度較低 。這一系列顏色的翡翠製品在市場中隨處可見 。它們的顏色也是硬玉晶體生成後才形成,常常分佈於紅色層之上,是由褐鐵礦浸染所致。在市場中,紅翡的價值高於黃翡,黃翡則高於棕黃翡,褐黃翡的價格又次之 。但也有因人的喜愛及飾品別具特色而使其價格有別於常規的情況 。
9、豆種翡翠簡稱豆種,豆種翡翠是翡翠家族中的一個很常見的品種 。
10、芙蓉種翡翠簡稱芙蓉種,這一品種的翡翠一般為淡綠色,不含黃色調,綠得較為清澈、純正,有時其底子略帶粉紅色 。
11、馬牙種翡翠其質地雖然較細,但不透明,表面的光澤如同瓷器 。
12、藕粉種翡翠其質地細膩如同藕粉種,顏色呈淺粉紫紅色(淺春色),是良好的工藝品原料 。
13、廣片特點是在自然光下綠得發暗或發黑,質地較粗水頭較幹 。
14、翠絲種翡翠這是一種質地、顏色俱佳的翡翠,在市場中屬中高檔次的玉 。
15、金絲種在淺底之中含有黃色的、橙黃色的色形呈條狀,絲狀平行排列且定向結構發育明顯的翡翠,除顏色與翠絲種不同外,其他特徵與翠絲種相同 。但通常金絲種翡翠的價格低於翠絲種翡翠。
16、油青翡翠簡稱油青種或油浸,其通透度和光澤看起來有油亮感,是市場中隨處可見的中低檔翡翠,常用其製作掛件、手鐲,也有做成戒面的 。油青種的綠色明顯不純,含有灰色、藍色的成分,因此較為沉悶,不夠鮮豔。
17、巴山玉 “巴山玉”原石是一種晶料粗大、結構疏鬆,水乾、底差的“磚頭料”,但其顏色比較豐富,有淡紫、淺綠、綠或藍灰等顏色,是一種品級較低,含有閃石、鈉長石等礦物的特殊翡翠。
18、乾白種翡翠是質地粗、透明度不佳的白色或淺灰白色翡翠 。翡翠行家對其的評價是:種粗、水乾、不潤 。此品種無色或色淺,憑肉眼即可見到晶粒間的界限,故外表結構粗糙,使用及觀賞價值低,是一個低檔次的翡翠品種。
19、墨翠初看黑得發亮,很容易使人誤認為是獨山玉中的墨玉或其他的黑色寶玉石,但在透射光下觀察,則是呈半透明狀,且黑中透綠,特別是薄片狀的墨翠,在透射光下顏色喜人。緬甸人用“情人的影子”來形容黑色的硬玉,中國人為其取名為“墨翠” 。
20、鐵龍生滿綠色的玉件。其礦藏90年發現94年公開開採2000年已近枯竭,市場上成色好的鐵龍生由為稀少。
二、評價翡翠術語
評價翡翠有“地”、“好水”、“翠得好”等術語。“地”指翡翠中其他顏色,玉少翠多為上品;“好水”指翡翠質地細嫩潤滑,通透清澈,晶瑩凝重,碧亮喜人,也稱之為“俏”,反之稱“水差”;“翠得好”當合“濃、陽、正、和”四字,“濃”是指濃而不淡,如雨後冬青,“陽”是指鮮豔明亮,“正”指無雜色、邪色相混,“和”是指翠得均勻無深淺之分,反之則稱“淡、陰、邪、花”。
翡翠的“種”是指翡翠的結構和構造。是翡翠質量的重要標誌。新“種”(也稱新坑新廠等)的翡翠,質地疏鬆,粒度較粗且粗細不均,雜質礦物含量較多,裂隙及微裂隙較發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種”(也稱老坑老廠等)的翡翠,結構細膩緻密,粒度微細均勻,微小裂隙不發育,它的硬度比重最高,是質量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好。新老種翡翠介於新種和老種翡翠之間,是殘積在山坡原地的翡翠,未經自然搬運或短距離自然搬運的翡翠。新種翡翠是製作翡翠B貨的原料。
翡翠的“地”的含義是翡翠的綠色部分及綠色以外部分的乾淨程度與水(透明度)及色彩之間的協調程度,以“種”、“水”、“色”之間相互映襯關係。民間稱“地”為“地張”或“底障”等。翠與翠外部分要協調,如翠好必須翠及翠外部分水,要好才映襯協調,若翠很好但翠外部分水差雜質髒色多,稱“色好地差”。翠的“水”與“種”要協調,如“種”老色很好,水又好,雜質髒色少,相互襯托,強烈映襯出翡翠的情麗,潤亮及價值來。“地”的結構應細膩,色調應均勻,雜質髒色少,有一定的透明度,互相照應方能稱“地”好。好的“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