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4/4 頁)
求很痛快地點頭:“一會還請你在旁協助。”
劉醫生大喜過望,連聲道謝,又問她要他如何協助。
齊悅便讓他替了雷軍的位置,在給老同志頭上和後頸紮了針後,讓劉醫生扶著後者躺下起身,如此反覆幾次,一邊詢問老同志的感受,由此增減銀針,抑或捻動銀針。
由此折騰將近半小時,老同志眩暈感基本消除,齊悅便讓他躺下,等四十分鐘後再觀看效果。
屋子裡有暖氣,不過屋內的溫度也就十幾度,劉醫生頭上都冒出了汗,出了病房擦乾汗水,而後跟齊悅道謝:“若不是你幫忙,我今天可就無臉見人了。”
齊悅疑惑,劉醫生就指了指病房解釋道:“裡面的老同志是京市醫學院的院長,我十年前從醫學院畢業,算是他的學生。”
齊悅恍然大悟,原來是學生見老師,難怪那麼緊張。
不過,他剛剛說他十年前從醫學院畢業?
齊悅望向他雜夾著白髮的頭,劉醫生似乎猜到她想問什麼,用手擼了把頭髮:“我少白頭,遺傳的,別人都以為我四五十歲,其實我才三十多。”
齊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並沒有說他除了少白頭,臉也長得著急了些。
劉醫生感嘆道:“我畢業後就進了醫院工作,但是接診的病人卻很少。病人們更相信西醫,就算偶爾有過來詢問的,問一句多久能治好,我回一句得看具體情況,病人立馬就轉看西醫去了。或者治療到一半,病人嫌效果不顯著,也轉去看西醫吃吃藥,療效快啊。”
他說著又自嘲一笑:“別的科目忙得腳朝天,我這卻閒得只能看報紙打發時間。我們針灸這一科,技藝重要,積累經驗同樣重要,我練手的機會少了,醫術有怎能提高?”
齊悅靜靜聽他說完,沉吟一會道:“大城市的病人選擇多,鄉鎮的病人基本沒得挑,你若想積累經驗,可以考慮下調。”
劉醫生聞言愣了一下,很快又搖頭:“我家在京市,不可能下調到鄉鎮。”
齊悅笑了笑,沒有接話,而是低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