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高處不勝寒,總得有個貼心人溫暖溫暖,才不至於太過清冷。
趙弘佑怔了怔,自原配皇后故去後,這幾年勸他立新後的人不少,可卻沒有一位如謙王這般,讓他尋個貼心人。
“也不需看對方出身如何,只需人品佳,能一心一意照顧體貼夫君……當然,若是能得佑兒心意自是更好。至於其他,皇伯父相信今時今日的佑兒,已有足夠能力去護妻兒周全。”謙王微微笑道。
數年已過,如今的天子再不是當初的懵懂少年,任由別人一點點蠶食屬於他的地方。
望著慈愛的伯父,趙弘瑾竟是一時不知說些什麼才好。
能得他心意的女子……一張嬌嬌媚媚的臉龐漸漸在他腦中浮現,他搖了搖頭,將這些都拋開,問了一個他一直想問的問題。
“當年父皇那般待您,您可曾怨過他?若非是他,如今坐在正陽殿上的人便是您!”
謙王怔忪之下,笑意漸斂。
趙弘佑心生不安,知道這個問題到底是唐突了,正想著轉移話題,卻聽對方長嘆一聲後,無限惆悵地道,“怨過的……”
怎麼可能不怨,那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啊!竟會如此待他,陷害、囚禁,如此冷酷無情,他又怎會不怨不恨!
“只是慢慢的也想明白了,你父皇性情堅毅,雷厲風行,加之戰功卓著,也只有他,方能震得住以燕伯成為首的那批武將,將前朝遺留下的種種汙淖一掃而清。若是換了皇伯父……只怕還未必坐得穩那位子。假若你外祖父鎮國公仍在世,皇伯父或能一試,只可惜……”
鎮國公生前乃大齊赫赫有名的大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每每讓敵軍聞風喪膽,燕伯成雖也是一員猛將,可較之鎮國公終是稍有不及,直到鎮國公亡故,他方漸漸顯了出來。
“君弱臣壯,絕非江山之幸,燕伯成雖未必全有異心,可若遇上軟綿之主,將來之事卻是未可說。所以,你父皇,遠比皇伯父更適合那個位置!”
見趙弘佑怔怔地望著自己,謙王輕笑一聲,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皇祖父也是此意,否則又怎會久不立太子,無非是心疼我這無用之人,才猶豫不決。過去之事便過去了,何必再多作糾結,還是顧著眼下方是正經!”
趙弘佑笑笑,“皇伯父說的極是!”
“京中的謙王府自建成後便一直空置,皇伯父不如回去住些日子,一來也好讓侄兒多多盡孝;二來也讓皇伯母與孃家親人相聚些時日。皇伯父瞧著可好?”
謙王本想拒絕,可聽他提及妻子,心思一動,隨即捊須欣然應允,“也好,順帶著時時督促你兄弟二人早日讓我抱上侄孫兒!”
趙弘佑笑意有須臾的凝結,很快便有神色如常,歡喜地道,“既如此,侄兒便著人準備,擇日親自迎皇伯父伯母回京!”
“這倒不必了,朝中事要緊,我也不過回去小住,若你真放心不下,那讓謹兒代你操持便是!”
謙王察言觀色,見他神色有異,笑嘆著道,“你與瑾兒,是彼此唯一的手足,父輩那些恩怨糾結便讓它隨著前人去了吧!瑾兒是個重情義的,性情又淡泊,他日定會成為你有力的扶持。”
這對兄弟的糾葛他又怎會不知,不過是為各自的母親不平,以及不忿生父的種種對待。歸根到底,還是他那個在感情上被蒙了心的傻弟弟作的孽,才連累了小輩。
既得了準話,趙弘佑回京後便立即著人準備一切,以迎謙王夫婦回京。哪怕他再不待見趙弘瑾,可謙王那句話卻說得對,他畢竟是自己唯一的手足,是以迎謙王回京一事他便交由靖王趙弘瑾處理。
這日是靖王妃楊汀柔進宮向餘太妃請安的日子,趙弘瑾好生叮囑了妻子一些注意事項後,便往御書房去見趙弘佑。
楊汀柔目送著他的身影漸漸遠去,嘴角不由自主地浮現一絲甜蜜笑容來。
成婚後的日子,比她想像中要好得多,她的夫君是個體貼細緻的人,待她更是要精心許多,將她曾經那些忐忑不安掃了個乾乾淨淨。
只除了一點,那便是前任王妃的孃家人……
想到此處,她眼中有些許黯然。
“王妃,該走了,太妃娘娘還在仁康宮等著呢!”輕輕的提醒讓她回過神來,她連忙收斂情緒,抬腳往仁康宮方向去。
世間上又哪有十全十美之事,總歸那是些不相干之人,只要王爺一心待她,其他的她又何必在意,相比許多名門大家的小姐,她已經幸運多,也幸福多了!
***
以往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