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恩已年屆四十,所以兩個兒子王耿與王發年紀與謝家幾位爺反倒不相上下,王耿王發的兒女也與府裡哥兒姐兒們年歲相當。
王氏十分看重孃家,所以每年臘月廿八日總要回孃家一趟,送些魚肉補品什麼的。
謝琬前世並不知道王氏孃家境況,到了廿七日去上房時,見得週二家的張羅起她翌日出門的事務,回房後不免就問起吳媽媽王家的事來。
前世二房根本不怎麼與祖屋來往,更別提王家。
齊氏也是有幾分傲氣的女子,因為王氏的緣故,也甚有些不大待見王家人。因而吳媽媽所知的也僅是這些,就連王耿王發所生兒女各有幾個,婚嫁不曾,都還需要臨時打聽。倒是羅矩出去了一轉後回來告訴謝琬:
“王耿娶妻賀氏,生下了兩個女兒,長女叫做王安梅,十四歲,次女王安娣,十歲。王耿因為連生兩胎女兒,所以對賀氏很是沒有好臉色。王發的妻子符氏倒是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做王埕,今年七歲,次子王都,九個月裡就夭折了。”
惹得吳媽媽笑罵道:“真是機靈鬼兒投的生,趕明兒可得相個精明能幹的媳婦兒管住你才成!”
說者無心,聽者有心,媳婦兒三個字從吳媽媽嘴裡說出來,謝琬就禁不住想起吳興已經十五歲了,而秀姑還在鄉下給人種菜。
前世吳興是在上街賣菜的時候,在南源縣菜市遇上秀姑的,秀姑從小沒了父母,跟著叔父過活。嬸母苛責她,她後來就出來給人種菜了,孑然一人的她在菜市上被人欺負,讓吳興看到後救了下來。秀姑是最懂得知恩圖報的女子,吳興又喜歡她的心地善良,後來便就帶了她回齊家來了。
大家也很喜歡秀姑。
進了齊家的秀姑把所有人當成恩人,大冬天裡謝琬的炭火熄了,半夜裡她凍得直髮抖,秀姑爬上床把她的雙腳捂在肚子裡。舅舅過世後舅母攬了針線活來做,秀姑就把家裡的菜地農活全包了,齊如繡的蚊帳破了,她整夜整夜地拿蒲扇給她拍蚊子。謝琅被打斷手腳在床無法動彈,她在床前不眠不休照顧了他整半個月。
謝琬想起善良無私的秀姑,流了眼淚。
不知道今生的她還被人欺負不曾?
她叫來羅矩,“你上鋪子裡拿兩匹好些的綢布,再備兩樣補品送到齊府去,就說是我和哥哥給舅舅舅母的辭年禮。然後順便上南源菜市上去打聽打聽,有沒有個來自雀兒村的,叫做秀姑的女孩子。”
032 謝榮
王氏從王家回來的時候,羅矩也從南源回來了,並沒有發現秀姑。
而當日下晌,謝榮派來打前站的長隨龐炎後腳也進了府。
“三爺明兒早上巳時之前一準到府,請太太和三奶奶不必記掛。”
龐炎是龐福的次子,謝啟功疼愛謝榮,所以特地把龐福的兒子指給他使喚。
謝啟功、王氏和黃氏收到訊息十分高興,立即吩咐大廚房預備明日的酒菜吃食,黃氏房裡則早就作了準備,將三房裡的書房裡外清掃了乾淨,然後又把謝榮平日慣用的硯臺筆墨拿了出來。
謝琬也有絲期待,謝榮是謝府最有力的支柱,最可靠的未來,如今他們在明她在暗,能夠近距離觀察他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所以當謝啟功交代下來,說翌日起大夥都要早些到上房來迎接謝榮歸府時,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謝琬清早起來,穿了身素色緞長衣長褲,外罩了件同色鑲毛邊的比甲,吃過早飯後來到前院。
謝琅也已經準備好了,他尚且不知道謝榮日後的強大會對他們倆帶來什麼樣滅頂的威脅,在他眼裡,謝榮就是讀書人的榜樣,是他奮進向前的目標。所以他穿了身簇新的石青色的袍子,腰間墜了塊潔白的美玉,頭髮梳得一絲不苟,更加顯得俊眉星目,帥氣逼人。
謝琬瞧了他一會兒,卻上前將他腰間的玉取下,又對銀瑣道:“把那件八成新的湖藍色袍子給哥哥換上,然後腰間掛個裝著用了一半的墨條的荷包即可。”
謝琅愣住,“這樣好嗎?”
謝琬道:“不好包在我身上。”
謝琅啞然,但這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既然妹妹說好,那就好吧。
到了上房,各房裡陸續到齊了,長房三個小輩渾身簇新,謝樺謝桐俱是一身杭綢錦袍,頭上束著滴綠翡翠,腰間荷包玉珮及花式絡子一樣不缺,放出去就是一個現成的公子哥兒。
謝棋身著翠色衣裙,今兒新梳了雙掛髻,戴著絹制的粉紅小玉蘭花,耳上還戴了對赤金鐺。純金的色地襯著衣裳的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