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整垮整死了也還有謝宏和謝榮——尤其是謝榮,他將是整個謝府未來的脊樑骨,他擔任著把謝府從地主轉變為京師權貴的重要角色,在前世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都是整個謝府以及姻親旁支的核心。
謝榮天賦過人,據說出生後頭一天視線即能對焦,九個月大即會走路,一歲即能說出十對以上的疊字,兩歲能讀完整的唐詩,八歲能作對聯,然後十歲中了秀才,之後幾年雖然悶頭讀書沒有動靜,而一直等到十八歲才赴鄉試,二十七歲會試,但是他學問上發揮卻十分穩定,至今面對任何考校從沒有發生過失誤。
這絕對是個謹慎而且習慣於留有退路的人。
謝琬印象中只見謝榮兩回,頭一回是除夕夜裡,他蹲在地上看謝芸放煙花,微笑的他的臉上一派柔和,望著煙花的兩眼裡光芒曜曜,像是那個季節裡閃落的晨星。
他當時沒看見謝琬,後來在團圓宴上,父親讓她喊“三叔”,當時他臉上的微笑已經收斂了很多,已不是那個面容柔和的父親,而是個尋常的溫文爾雅的文士。
後來那回是在京師,謝琬在皇商李峻家中做女師的時候,那會兒謝榮已經任戶部侍郎了,那日受李峻邀請,與翰林院學士祝沁芳上李府賞菊。謝琬在側殿中隔簾看見,一眾士子之中,他仍是那副微笑寡言的樣子,只是那雙愈見銳利而清亮的雙眸,愈發使他輕易成為了座中焦點。
這之後不久,廣西那邊就因為旱災而爆發了起義。廣西巡撫段祺山領兵震壓,卻出師未捷身先死,戰事蔓延到了雲南貴州。皇上憂急病倒,內閣首輔季仲推舉張知川接任廣西巡撫,欽命戶部侍郎謝榮為欽差協同前往安撫災民。
同年十一月,張知川聯同雲南巡撫鄭毅歷時半年將起義軍趕回廣西,義軍首領童貫自刎於陣前,剩下餘兵剩勇有的逃出海外,有的追隨童貫而去,有的抵死相拼,還有的逃往四川湖廣等地意欲策動大規模起兵。
張知川焦頭爛額,而謝榮則自行拿出銀子安撫百姓,承諾繳械不殺,一面上書宮中,建議處決貪官發放糧餉安撫災民。皇上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