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2/4 頁)
的感受,如今關於南平郡主的風流韻事被傳得沸沸揚揚,崔幼伯不用看都能猜得出崔嗣伯是怎樣的羞憤。
崔幼伯不止一次的想找家裡的長輩請老相公或者相公出面儘快解決此事,即使不能休掉南平,好歹也要平息坊間的諸多不堪流言。
事情鬧到今日這個境地,已經不是崔嗣伯一個人的事兒,若是處理不好,整個崔氏都會跟著丟臉。
崔蘅被賜婚的訊息傳來時,崔幼伯還在想晚上回去後,定要找阿婆好好談談,看看怎麼做才能儘量保住家族的臉面名聲。
喜訊傳來三個同僚紛紛向崔幼伯道賀。
崔幼伯也很高興,他高興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四妹妹對他們夫妻幫助甚多,如今有了個好姻緣,他真心為她高興;第二,最近家裡接二連三的出事,好容易有件喜事沖沖晦氣,實在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兒。
傍晚,崔幼伯像往常一樣,回來後換了件家常的衣服便去榮壽堂跟老夫人請安。
老夫人見到孫子很高興拉著崔幼伯的手說了好一會兒的話,先是講靈犀、長生如何的乖巧可愛,接著又提到了崔蘅的喜事。
“嗯,孫兒也見過紀王,確實是個極敦厚的人。四妹妹嫁與他,倒也相配。”
崔幼伯早就聽蕭南提過,說是想幫崔蘅尋個好夫君,蕭南是公主之女,也算是皇親,她在皇室裡挑選很正常。而對於紀王除了膽子小點兒,崔嗣伯還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至少比那個極不靠譜的蜀王強多了。
“是呀紀王的外家是京兆韋氏,與咱們崔家結親也算相配。”
老夫人笑著點點頭,接著又換了個話題,“對了,說到親事,我想起一件事。劉家小子搬出去也有幾個月了,他在新宅住的可好?”
崔幼伯一怔,他沒想到阿婆會忽然想到劉晗不過還是恭敬的回答:“嗯君直兄的新宅在崇仁坊,位置還不錯我去過幾次,宅子收拾得極雅緻。”至少比隔壁王大郎君的宅邸強許多。
“呵呵彭城劉氏可不是徒有虛名的末流世家。”老夫人當然聽說了劉晗那套宅子的來歷,知道崔幼伯這個‘雅緻,是相對於誰來說的,她笑了笑,繼續說:“他新家也收拾妥當了,功名也有了,是不是該娶個好娘子了?”
崔幼伯點點頭,“阿婆說得是,君直兄比我還要年長四五歲,如今我都做了阿耶,君直兄也該娶妻生子了。對了,阿婆認識那麼多世家夫人,定知道誰家有適合的小娘子,不如阿婆幫君直兄尋個好娘子?”
劉晗雖搬走了,但在崔幼伯的心裡,一直把他當摯友兄弟。
作為兄弟,他自然希望劉晗也能有個幸福的家。
老夫人道:“他老家的尊長可有幫他相看親事?咱們幫他說親事,原是好意,可別衝突了。”
這年頭結婚講究的是父母之命,當然老師或者尊長也能幫忙。劉晗的父親早亡,家裡還有一寡母,如果這位寡母在老家給他訂了親,崔家又在京城幫劉晗說了親,兩下里衝突了,到底哪邊的親事算數?
老夫人幫忙說媒,只為了給崔家結善緣,絕不是拉仇恨。
崔幼伯想了想,語氣頗為確定的說道:“這個阿婆無需擔心。我記得君直兄曾說過,他考中新郎君時曾給家裡寫了信報喜,並將他在咱們家小住的事詳細回稟了母親順便也詢問了下自己的親事。隨後劉家伯母回了信,說彭城沒有與君直兄合適的人家,劉伯母覺得京城世家多,還說老相公和相公都曾指點過君直兄的功課,雖無師徒之名,卻是君直兄的尊長,所以想拜託咱們家幫君直兄相看一二。”
老夫人聞言,滿意的點點頭,“那就好,這幾天我就幫他相看相看。”
崔幼伯忙笑嘻嘻的行了個禮,“孫兒代君直兄先謝過阿婆。”
老夫人一戳崔幼伯的額頭,笑罵道:“作怪!”
“……”崔幼伯揉著額頭,呵呵傻笑。
次日,老夫人果然換了外出的衣服,吃過朝食,便準備要出門。
“阿婆,還是我陪您一起吧。”
蕭南有點不放心,老人家都八十多歲的人了,忽然要出去做客,饒是身邊有人服侍,她也有些擔心。
“不用,又不讓我下來走路,坐馬車能有多累。”老夫人直接拒絕,見蕭南還要勸說,她笑道:“再說了,平陽公主府就在崇仁坊,離這兒就隔了兩個坊,用不了一個時辰就能到地方,沒準兒我還能回來用晝食呢。”
蕭南見老夫人這麼堅持,不好再說什麼,只叫來跟車的婆子粗婢,反覆叮囑她們注意路上安全,好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