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頁)
了隔壁的事兒來的,但聽她這話音兒,又不像。一時猜不到對方的心思,她只好微笑回之。
王氏繼續道:“屋子佈置得好,難怪這麼多人都惦記呢。”
蕭南有些明白了,她放下茶盞,拿銀籤子插了塊蘋果遞給王氏,“大嫂嚐嚐,這是我莊子裡新摘的果子。”
王氏順手接過,小口的咀嚼著,耳邊傳來蕭南的聲音,“我這屋子也平常,有人惦記,恐怕也不是衝著這佈置吧?”
王氏嚥下嘴裡的果肉,用帕子沾了沾唇角,輕聲道:“弟妹是明白人,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了,這些日子大姑母天天去我那兒聊天,說是想念留在夫家的幾個兒女和孫兒,偏前姑丈對姑母還有怨氣,大姑母也拉不下面子去夫家。接幾個孩子來咱們家呢,棲梧院又窄仄了些——”
ok,明白了,崔家的吝嗇鬼也看上了她的辰光院,這是準備把辰光院弄到自己名下呀。
唔,蕭南轉念一想,倒也能想明白崔江的打算——崔家肯定是要分家的,祖訓規定四代內須同飲一室,但王氏的兒子快要說親了,一旦這個第四代娶了親、生下第五代,崔家也到了分家的時候。
一旦分了家,崔江就要跟著崔澤住,放眼整個榮康堂,還有哪個院子比辰光院位置更好,距離主院最近?
崔江跟崔薇、崔萱不同,她是和離回家的崔家女,只要她不再嫁,崔家便是她終老的地方,依著崔江不肯吃虧的性子,她定要找個舒適的居所。而蝸居棲梧院呢,只是她的權宜之計。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因崔江和離而引起的風波漸漸平息了,崔江的大小姐脾氣也慢慢回來了,再看棲梧院的小宅子,她怎麼都不能順眼。
於是,當她得知崔八過繼榮壽堂後,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趕在分家前,把辰光院佔為己有。
不過,這跟她蕭南有什麼關係?
猜到崔江的心事是一回事兒,可王氏這般鄭重的跑來跟她說又是為何?
蕭南不動聲色,笑著附和王氏:“棲梧院確實窄仄了些,不過,待兩位妹妹出嫁後,院子不就騰出來了?”
王氏見蕭南裝糊塗,倒也不氣餒,繼續笑道:“是呀,早就聽說兩位妹妹的好事近了……說起來,咱們崔家的喜事真是一樁接著一樁呀。別的堂口不說,單是咱們榮康堂,合浦院的那位馬上就要舉行昏禮了,就是我的大郎、三弟妹的大娘子,也都到了說親的年齡了呢。”
蕭南聽到這裡,有些明白王氏的意思了,她抬眼看了看面前這張笑得極燦爛的笑臉,暗忖道:是了,王氏膝下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子崔令元已經十五了,王氏也在積極的相看兒媳婦,估計這兩年就能定下來,長子成親,自是不能在父母的主院住,而需要另擇院落;次子崔令文十一歲,長女崔涵九歲,按照崔家的規矩,也都到了搬離主院令居它所的年紀……
等等,不止王氏,還有韋氏的兒女們也都漸大了……難不成,這兩房想將辰光院平分了?!
ps:補前天滴。唉,前兩天一直在修改前文,呼呼,六十多萬字的前文總算全都修改完畢,兩天改下來,某薩滿眼蚊香呀,囧弟033章 南平過門(三)
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子孫繁茂是好事。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少。
子孫多了,各自又有自己的小家庭,在公產共居的社會規則下,大家不會做出太出格的事兒,但私心肯定有。
崔家分宗也有六七十年的時間了,在這段不長也不短的時間裡,足以讓一個三口之家繁衍成上百口的大家族,家族繁榮了,家產的分割也面臨著挑戰。
就拿現在來說吧,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辰光院,竟引得多方人馬的窺探。
蕭南苦笑,這還是她知道的,而且僅限於大房一個房頭。再加上二房、三房……蕭南不知道該為自己的院落有人爭搶而感到榮幸,還是為崔家日益凸顯的家族問題而悲哀。
送走了王氏,蕭南站在庭院裡,望著熟悉的花木假山發了一會兒呆,最後她用力搖搖頭,管他呢,辰光院落在誰手裡與她何干,左右她以後跟榮康堂沒有太大的關係了,房產院落如何分割自有當家主母做主,她只需關上房門過自己的日子就好。
想通了這些,蕭南迴到正堂,開始琢磨她阿孃告誡她的話。
“郡主,該用晝食了!”
玉蓮帶著丫鬟捧著食盒,擺上食案,伺候蕭南用了午飯。
用過晝食,蕭南摟著女兒去睡午覺。因心裡藏著事兒,蕭南並沒有睡著,而是一手拍著女兒的襁褓,兩眼直愣愣的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