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4 頁)
也滿肚子的話題,“靈犀已經會自己站了,現在也開始學說話,有時還能啊啊嘛嘛的吐出幾個清晰的字兒。呵呵,看著小傢伙一天天長大,真是比做什麼都滿足。”
袁氏也是做母親的,她很能理解蕭南這話的意思,連連點頭附和,“沒錯……對了,說起來我還想起一件事,聽堂妹說,那位劉郎君搬去她家隔壁住了?”
“嗯,劉郎君要在京城等空缺,估計要待一段時間……劉郎君也該娶妻,總住在崔家也不合適。”
“劉郎君出身彭城劉氏,雖是旁支,但也是名門世家子,如今又考中了新郎君,於娶妻上也馬虎不得呀。”
袁氏心裡一動,自家還有幾位馬上及笄的堂妹,雖不是嫡支,但也是吳郡袁氏女,同樣是二流世家,袁氏與劉氏結親,倒也是門第相當呀。
蕭南看出袁氏的心思,便笑著點了一句,“是呀,劉郎君年少多才、穩重守禮,連我家阿婆也甚是喜歡,直說要幫他挑個好娘子呢。”
袁氏的眸光跳了跳,立刻明白了蕭南的意思,心裡微微嘆息:唉,看來崔老夫人也看中了劉郎君呀。崔家,崔家還有三個適齡的未嫁小娘子呢。
說起崔家的三個小娘子,袁氏忽又想起了一件事,斂住笑容對蕭南說:“還有件事,不知妹妹聽說了沒有?”
蕭南微微挑眉,“何事?嫂子也知道,自從那日阿孃生產我診出有孕後,便再也沒有出門,除了阿晼偶爾給我說些趣事外,坊間的事兒我丁點兒不知呀。”
袁氏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說:“聽說蜀王妃不行了,坊間有流言,說崔家想從自家未出閣的小娘子中選一個嫁與蜀王做王妃,以便照顧蜀王妃留下的幾個孩子……”
蕭南臉色微變,她急急的問道:“竟有此事?嫂子可還聽說了什麼?”
袁氏見蕭南變了臉色,便猜到坊間的流言絕不是空穴來風,崔家定有什麼不妥,因事關自己小姑子的婆家,她也沒有隱瞞,一五一十的將自己聽到的訊息全都告訴了蕭南。
次日清晨,蕭南照例送崔大去上班,然後便去正堂給老夫人請安。
老夫人先問了問雙生子的彌月宴如何,接著又問起蕭南腹中的胎兒以及崔大在衙門順利不順利等諸事。
蕭南一一回答了老夫人的問題,便衝著老夫人使了個眼色。
老夫人會意,擺手把堂內的丫鬟婆子打發了出去,只留下裘媽媽聽候差遣。
蕭南湊到老夫人榻前,小聲將從袁氏那兒聽來的訊息全都告訴了老夫人,最後還加了一句,“我聽說,前兩天三妹妹的一個貼身侍女出了府,說是三妹妹製作花箋的顏料用完了,要去幫三妹妹買顏料,後來那丫鬟買回來一些顏料和硬黃紙。”
老夫人發現了問題,“阿薇一個女子,又不拓碑文,買硬黃紙做什麼?”
硬黃紙是唐時的一種極名貴的紙張,是用黃櫱汁浸染麻紙,隨後又在紙的表面塗上黃蠟,既能防止蟲蛀,還能使紙張防潮又光澤。這種工藝的紙,黃豔硬韌,歷久不朽。
因這種紙造價極高,人們一般在拓碑文或者抄佛經的時候才會使用。
崔薇是內宅女子,自然不會外出拓碑文,那麼就是抄寫佛經咯?聽說宮裡的那位楊妃,以及蜀王的乳母都信佛,就連病榻上的蜀王妃崔芷也是個佛教徒。
蕭南想到了,老夫人也猜到了,她手裡摩挲著一串沉香木佛珠,眯著眼睛想了許久,才長嘆一聲道:“阿薇這孩子,還真是一心向佛呀。”
蕭南的眸光閃了閃,立刻便聽懂了老夫人話裡的意思:崔薇既然喜歡抄佛經,那就把她送到庵堂裡抄個夠。
猜到崔薇可能有的下場,蕭南忍不住嘆息,唉,這位同鄉呀,她怎麼就是學不乖呢。
不過,接下來的日子裡,蕭南忙著養胎、忙著教女兒說話,根本沒有時間去關注別人的事兒。
夏去秋來,秋去冬至,轉眼間便到了十月末的初冬。
十月三十日,是崔靈犀童鞋的週歲。
過去因為種種原因,小傢伙的彌月、百日都沒能好好慶賀一番,如今家中的煩心事已經漸漸安定,蕭南決定要給女兒辦一個隆重的抓周宴……
PS:本來只是想睡個午覺,結果一覺睡到了傍晚,某薩忍不住仰天長嘆,難道自己在向二師兄進化?!
第060章 試兒(二)
蕭南要大辦女兒的週歲宴,對此,崔大不但沒有半點意見,反而舉雙手贊成。
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