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頁)
務,著實辛苦了些……不過,堂嫂很敬重大伯母和堂兄,阿婥又是大伯母和堂兄看重的人,正所謂愛屋及烏,堂嫂也會憐惜你的,你呀,就踏踏實實在棲梧院住下吧。”
楊婥微微挑了挑唇角,露出一抹勉強稱之為笑的表情,她點點頭,道:“嗯,四姐姐的話,我信。”
不信不行呀,剛才趙媽媽苦求她留下的時候,還告訴了她一件事,說按照姨母和阿孃原本商量好的計劃,為了避免有什麼差池,阿耶阿孃她們明日一早便啟程遠赴梁州。
就算這會兒楊婥後悔了,亦或是阿孃知道她沒能留在榮壽堂想接她回家,現在也不能了。因為外頭已經宵禁了,之前為了給蕭南請太醫,已經煩請崔相公寫了條子,如果她再吵著回家,就顯得太不懂事了。
阿孃她們走了,楊家只剩下幾個老僕看守宅院,她一個人如何生活?
所以,就算是蕭南不歡迎她,她也要在崔家住下。
棲梧院就棲梧院,好歹也是崔家的宅院,距離表哥也不遠。
而且趙媽媽還說了,有姨母在榮康堂,表哥會時常過去探望,屆時……
奚車晃動間,一行人已經來到了棲梧院。
崔蘅領著楊婥來到院子裡,指著正院介紹道:“這裡就是棲梧院,原來我與三姐姐同住,前些日子三姐姐去庵堂禮佛,她住的東廂房就空了出來,阿婥,你對這房子還滿意嗎?如果不喜歡,後面還有木樓,木樓坐北朝南,陽光很充足,冬日在南窗下做針線、畫畫兒都是極舒服的。”
當初崔江成功瓜分了一部分的辰光院,立刻搬出了棲梧院的正房,當時崔薇還在閉關學規矩,她實在被兩個媽媽折騰的夠嗆,便想找點兒事做,見自己原來的屋子空了出來,就要求搬回去。
這不過是小事,兩位媽媽都能做主,便直接幫崔薇搬了家。
崔蘅卻喜歡小樓的安靜和舒適,並沒有挪窩。
後來崔薇也去‘禮佛’了,她的西廂房也空了出來。
楊婥眼光微微掃過敞亮的幾間正房,敏感的發現裡面並沒有小丫鬟伺候,也就是這裡並沒有主人,至少崔蘅不住這兒。
棲梧院就一個前院和小樓,崔蘅不住前院,自然住在小樓咯。
想到這裡,楊婥羞澀的笑了笑,也沒有追問崔薇‘禮佛’的事兒,也沒有疑心崔蘅話裡的漏洞——崔薇只是去禮佛,又不是嫁人,怎麼聽崔蘅那話的意思,竟像是崔薇不再回來一般,要把崔薇的屋子分出去呢。
楊婥細聲細語的說:“我與四姐姐投緣,也想與你親近,你住哪裡,我便跟姐姐你擠一擠。”
崔蘅聞言,似是很高興,拉著楊婥便去了後院的小樓,邊走還邊說,“呵呵,那最好了,我也想與你多親近呢。走走,我跟你介紹下咱們的小樓。”
“嗯……”
就這樣,楊婥便在崔家住了下來。
這日,天氣很好,雖已是冬日,但陽光燦爛,坐在南窗下,只烘得人暖暖的。
蕭南的肚子也愈發大了,腿也開始浮腫。之前還能由人扶著坐下,現在根本就不能平坐在榻上,只能仰躺著。
“郡主,王大郎君給您送賬本來啦。”
馬上年底了,不管是田莊還是鋪子,都開始結算一年的盈餘。
蕭南剛命玉竹把榮壽堂名下的田莊鋪子的賬冊對完,王佑安也來了。
“唔,玉竹還在跟內賬房對賬,玉簪你去見他吧。”
月底就是預產期了,蕭南的精神全在肚子裡的孩子身上,哪裡還顧得上生意,直接把這事兒交給了玉簪。
“是,婢子這就去!”
玉簪正坐在炕邊給蕭南揉著腫脹的大腿,聽了這話,忙答應一聲,把手裡的活計交給一側的小丫鬟雨水,自己則出去辦事了。
“郡主,這是玉蓮新做的玫瑰蒸糕,你嚐嚐是不是那個味兒。”
蘇媽媽端著個漆盒走了進來,將漆盒放在小四方桌形狀的食床上,開啟漆盒,露出一碟熱氣騰騰的米糕。
“一股子玫瑰花香的味道,唔,還加了蜂糖和豬脂。”
蕭南正眯著眼睛打盹兒,忽而問道一股濃郁的花香,鼻頭下意識的抽動兩下,她脫口說出來。
“呵呵,還是郡主的鼻子尖,您快嚐嚐吧。”
蘇媽媽笑眯眯的招呼蕭南起來。
蕭南睜開眼睛,看到食床上擺著個青瓷碟兒,碟子里正是她偶爾提了一句的玫瑰米糕,便笑著說道:“我不過是隨口說說,玉蓮還真做出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