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1/4 頁)
了這一出。
嘖嘖,襲人,崔薇另一個大丫鬟是不是叫晴雯?!
忍著心裡的笑罵,蕭南不動聲色的點點頭,“嗯,好名字,以後好好服侍你們娘子。”
襲人答應一聲便退了下去。
崔薇一直盯著蕭南,想看她聽到這個名字後是否有什麼異常,但沒想到她竟毫無反應,心裡不免有些失望——難道蕭南真不是自己的同鄉?
正想著,耳邊已經傳來蕭南的聲音,“……那一天新晉的進士們都會去杏園探花,咱們這兒有風俗,屆時會一起去杏園湊熱鬧,順便也賞春遊玩一番……”
杏園探花?
崔薇卻想到了另一件事,不免有些心虛的琢磨:難道李敬邀自己去杏園的事洩露了,蕭南這是故意試探自己?!
☆、第006章 杏園探花(一)
論長相,李敬長得頗為端方英挺,乍一看,給人一種耿直、不苟言笑的感覺。
但事實上,他很擅長投機,也很擅長經營人際關係。
比如,那日考完策論後的第二天,崔幼伯邀請幾位新友去酒肆喝酒。
李敬看得分明,崔幼伯對他很是欣賞,兩人又都是世家子出身,彼此間的共同語言也比較多。
唯一令人不爽的是,劉晗對他們的態度有些冷淡,偏崔幼伯對劉晗極為看重,見他對李敬、吳封等人並不十分熱絡,崔幼伯的熱情也減了幾分。
這種情況,讓李敬又有些不確定了——到底是繼續跟崔六交好呢,還是努力結交崔八?!
正在猶豫間,崔六使人給李敬下了帖子,邀他有時間去崔家酒肆一敘。
這讓李敬心中左右搖擺不定的天平,瞬間往崔六那邊傾斜而去,當下他便積極的命人送了回帖,並邀請崔六明日去酒肆相聚。
次日中午,李敬去‘邸店’把隨身的一塊古玉雕刻的玉佩典當了,去東市買了些貴重的禮品,提著去了崔家酒肆。
酒肆裡,崔惠伯還未到,李敬便提前點了幾樣招牌菜。插一句,崔家酒肆竟研製出了十幾道新菜品,這些菜品還都是炒菜。要知道,時下的菜品大多是蒸煮烤炙,崔家炒菜的出現,著實吸引了京城不少饕餮,也著實讓崔家酒肆出了風頭。
幸好蕭南不常在市井間混,否則她會再次扶額——親。你就不能低調點嗎?
木錯,崔家酒肆出現炒菜,完全是崔薇的功勞,因為歷史上,用植物油爆炒的菜,要到宋代才會出現呢。
因為有了炒菜,崔家酒肆的生意好到爆。這才剛到飯點兒,上下兩層的酒肆就擠滿了食,門口甚至出現了排隊的人。這和隔壁的胡商酒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任憑隔壁的胡姬如何在門口攬。許多人寧肯站在崔家酒肆門口等著,也不去隔壁。
見到此番場景,李敬的心思更加活泛起來。
照理說。世家清貴,向來鄙視商賈之事,別說經商了,就是買東西的時候討價還價也會被人笑話。
而李敬不同,他親眼見到自家為了金銀這等‘俗物’,差點兒鬧得夫妻失和、兄弟鬩牆……落魄的世家就是如此,明明缺錢缺的要命,卻還死撐著要擺架子,最後只能‘賣婚’‘賣祖宗’,此等行徑只能用一句話概括‘當了XX還要立牌坊’。
為了避免自己也落入那樣的境地。李敬外出遊學的時候,就有意識的開闢財源,用手裡少得可憐的財物投資、做生意。
幾年下來,李敬倒也積攢了一筆私產,被他嚴嚴實實的藏在了外頭——古代講究父母在無私財。似他這般未分家的兒子攢私房,被父母長輩發現了,後果很嚴重。
正因為小有資產,李敬才有底氣放棄門蔭。
而也是由於做多了投資,李敬頗有幾分商業頭腦,如今看到崔家酒肆生意火爆。他也琢磨起開酒肆的可能性。
正想著,崔惠伯帶著個頭戴粒Ю氳吶�右黃鸌囈�撲痢�
李敬掃了一眼,見是崔六,連忙迎了出來,目光只在那女子身上輕輕劃過,並沒有停留,彷彿崔惠伯身邊的人不存在一般,微笑招呼道:“幾日不見,六郎君安好?!”
崔惠伯卻一直盯著李敬,見他並不似那等輕薄之徒,更沒有對自己身邊女子露出好奇,反而一派穩重的行禮問安,這讓他有幾分滿意,當下便偮手回禮,“李郎無須多禮,兩日春闈已過,以李郎高才,定能進士及第吧?!”
李敬忙謙虛的擺擺手,又掃了眼崔六身邊的女子,似是剛看到這人的存在一般,隨意的問了句,“六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