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1/4 頁)
而所謂的回稟父母,其實只是走過場,也是向崔幼伯表明。他李宏不是那等不守規矩、眼中沒有長輩的輕狂之輩。因為李宏相信,他家父母只要聽說未來兒媳是盧氏女,定會一百個願意。
果然,李宏給家裡寫了信,沒多久,他家阿翁、阿耶、阿孃等一家子人帶了好幾大車的禮物,組團進京幫他準備婚事。
男女雙方都滿意,很快便定了親。並一步步的走六禮的程式: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昨日,兩家已經定了婚期,‘請期’一禮算是走完了,盧縣君也能放心的來跟老夫人道謝兼送謝媒禮。
“呵呵。那也是他們有緣份。”
老夫人被盧縣君一通誇獎,很是開心,直笑得見牙不見眼。
蕭南見老夫人的精神好,也很是高興,忙湊趣道:“阿婆幫表妹尋了件好親事,我這個做表嫂的也不能不表示,定會準備一份厚厚的禮物給她添妝。”
盧縣君知道蕭南這是烘托氣氛,跟著附和,“那感情好呀。呵呵。誰都知道,咱們大娘子可是最大方,且最愛關照弟弟妹妹的好嫂子。老夫人,說到這裡,我都有些嫉妒您了,您這是從哪兒找來這麼孝順賢惠的孫媳婦呀?”
聽盧縣君說得有趣,老夫人笑得前仰後合。手指續點著她,道:“好你個牙尖嘴利的猴兒,馬上要做外大母的人了,還這麼促狹。”
老夫人高興,滿屋子的人也跟著開心,一時間,堂屋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直到崔幼伯下衙回來,堂屋裡的氣氛還是極歡快。
“呵呵。今天有什麼喜事呀?阿婆這麼高興?”
崔幼伯恭敬的行了禮,然後才來到老夫人榻前,緊挨著她的單榻跪坐好。
“確有件喜事呢……”
老夫人見孫子回來了,心情更好,伸手握住崔幼伯的手,將李宏與盧晚的喜事告訴了他。
“呵呵。他們的婚期定啦?阿婆又說成了一門好親事呢。”
崔幼伯好久沒看到祖母開心的笑容,心安的同時,也忙跟著湊趣,故意裝著一副財迷的樣子,問道:“不止表嬸給了您多少謝媒錢呀?這門親事這麼好,謝媒錢少了咱可不依呀。”
老夫人用手指戳了戳崔幼伯的額頭,笑罵道:“這一個兩個的,竟都成了財迷精?我那如謫仙的玉郎孫兒哪去了?”
蕭南忙插嘴,笑道:“自是埋到銅錢堆裡啦。”
“哈哈哈……”老夫人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直說蕭南也是個促狹鬼。
崔幼伯見堂內滿是歡樂的氣氛,想起另一件喜事,笑著說道:“阿婆,您的玉郎就在這兒呢。呵呵,對了,還有件事兒,孫兒想跟您說。”
老夫人拿帕子按去眼角的淚花,隨口問道:“什麼事兒呀?”
崔幼伯看了眼蕭南,柔聲道:“再過幾日便是喬木的生辰――”
老夫人‘呀’了一聲,打斷他的話,“可不是嗎,七月十五是喬木的生辰。過去兩年家裡總有事兒,這次咱們一定要好好給喬木慶賀一番。”
蕭南是晚輩,在長輩面前自要推辭,忙笑道:“哎呀,我才多大的人呀,過什麼生辰。”
崔幼伯也怕老夫人怪他太疼惜媳婦兒(這娃兒還是不瞭解老夫人呀,以為誰都跟他阿孃一個德行),解釋道:“其實也不全是為了慶賀生辰,孫兒想著,長生洗三、滿月的時候正趕上大堂姐的喪期,也沒能好好操辦,孫兒一直覺得對不住岳父岳母。這次,藉著喬木生辰,把親朋都請來聚一聚。”
老夫人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孫兒真是長大了,越來越會處理事情了,這次,她真是可以放心的把榮壽堂交給他了!
第103章生辰(三)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便到了中元節,亦是榮壽堂擺宴席款待賓客的日子。
不過,雖然崔幼伯和老夫人都說要給蕭南好好慶祝生辰,但蕭南畢竟是個孫媳婦,上頭還有好幾層的長輩,按照規矩,並不好單為了她一個小輩的生辰而大擺筵席。
再加上現在是戰時,京中的諸多名將、勳貴子弟都跟著聖人去遼東砍人,哦不,是平叛。京裡剩下來的女眷們擔心之餘,都多了一項工作,那便是吃齋唸佛,祈求佛祖保佑征戰在外的親人平安。她們無心社交遊樂。
另外還有梁州的時疫,也讓京中的氣氛凝重了幾分。
在這樣的情況下,崔家還真不好出風頭。
蕭南也明白,所以在崔幼伯發請帖的時候,她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