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頁)
王氏來到葳蕤院,與蕭南相對而坐,喝了盞茶,聽完蕭南的話,便笑著說:“這又不是什麼大事,也值得弟妹特意跟我說?呵呵,不過是幾個家生奴,即已經來了榮壽堂,斷沒有再收回去的道理!”
說著,王氏從身後丫鬟手裡接過一個小匣子,推到蕭南面前,“喏,若是弟妹不覺得麻煩,就收下吧。”
蕭南挑了挑眉,拿過那匣子開啟一看,果如她猜想的那般,是趙媽媽等人及其直系家人的身契。
看來王氏也是早有準備呀,而且聽她話裡的意思,蕭南也不好推辭了。若是推辭了,就是表明蕭南嫌棄榮康堂的下人,覺得她們‘麻煩,,這才不要的。
罷了,既然人家把身契都拿了來,她再拒絕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反正她榮壽堂的地方多,隨便找個不要緊的田莊打發她們去也就是了。
王氏見蕭南痛快的收了身契,臉上的笑容更盛。
兩人閒話了幾句,王氏便壓低聲音,很是神秘的問道:“弟妹可聽說了,家裡要有大事了呢。”
蕭南不解,老夫人剛去,老相公也還病著,能有什麼大事?!
但見王氏這般鄭重的問了出來,應該不是空穴來風,她忙低聲問道:“大嫂,何事?”
王氏掃了眼四周,見都是兩人的心腹丫鬟,這才小聲說:“我也是聽阿孃隨口說了一句,說老相公想要分家,據說這也是老夫人的遺命……”
PS:一更,謝謝親們的小粉紅,謝謝親們的打賞,謝謝親們的訂閱,OX∩一∩KO謝謝
☆、第119章 臨行前的準備(一)
老夫人想分家,蕭南早就知道,她老人家還曾經半玩笑的提●來一次,但當時被本家拍了回來。
原因很簡單,崔家的祖訓有云:緦麻之內,須同飲一室。
而崔家,自老相公算起,到最小的一代,才剛滿四世,還達不到崔氏分家的要求。
如今,老夫人已經去了,為何又特特的提了出來?
蕭南可不認為王氏是個閒得無聊、隨意八卦的無知婦人,她能說出這樣的話,定是此事有七八分的準頭兒。
微微蹙了蹙眉,蕭南故作驚訝的說道:“竟有此事,我都不曾聽阿婆提起過。不過,分了也好,樹大分枝,咱們家早就分了堂口,各家也都有自己的院落,就連用膳也不再一處……其實已經跟分家沒什麼區別。”
蕭南還有句話沒有明說,那就是各房都有自己的私產。不過是畏懼‘父母在,無私財,的規定,轉記在自家娘子名下罷了。
早在當日幾方人馬爭奪辰光院的時候,蕭南就察覺到了,崔家的小輩們開始有了私心,尤其是庶子們,他們並不關心家族如何,只在乎自己能分得的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強行把大家聚攏在一起,也只是貌合心離。
還不如趁著摩擦沒有升級為矛盾衝突,眾兄弟彼此感情還好,早早的分家。
尤其崔家還有外面打進來的‘奸細,—崔清一家。
那日老夫人決定分宗,第一個跑去三戟崔家報信的就是崔清,這一點崔家各房的主人都知道,只瞞著合浦院一個罷了。
有這樣一個不安定的因素,老夫人想分家的願望就更強烈了,所以在臨終前,特意叮囑兩個弟弟,待她離世後,以她的名義宣佈分家
如果本家再來干涉·就將責任推到她身上。
老夫人想得很開,反正她‘老,了、‘糊塗,了,臨終前就這麼一個要求,弟弟若是不答應·就是不孝不悌——長姐如母,她對兩個弟弟可有撫育之恩呢。
外人聽說了,也只會認為崔守仁兄弟尊敬長姊。即使又什麼不對的地方,念在他們對姐姐的一片敬愛之情,也會通融一二。
法,還不外乎人情呢。
再說了,經過分宗一事·老夫人也探到了那邊的底線,只要這邊還能提供幫助,這邊做什麼,那邊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有一點,老夫人也並不是直接提出分家,而是——
“什麼,分家不分居?!”
王氏拜訪後的第二天,崔幼伯夫婦便被喚道榮康堂商量要事·蕭南聽了老相公的話,心裡忍不住輕呼道。
崔家其它各房的男女主人都在,大部分人聽了這話·也都露出驚愕之色。
合浦院就更不用說了,姚氏險些跳起來,不等老相公說完,就急吼吼的插嘴:“不成不成,這、這不符合族規呀!”
老相公淡淡掃了她一眼,不得不說他老人家的氣勢夠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