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的幾句話點著,最後再折騰出什麼讓人看笑話的鬧劇。
只是,令所有的人都驚訝的是,蕭南聽了這極具挑釁的話,竟沒有當場發火,反而依然笑得淡然優雅。
偏偏蕭南彪悍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眾人看到蕭南的笑容,更加擔心……噫!!她笑了?她是不是被氣糊塗了?天哪,看來今天的事很難了結了。
小盧氏也有些忐忑,疊放在膝上的雙手禁不住收緊再收緊:蕭南應該不會對她不敬吧?不管怎麼說,自己好歹也是她的長輩呀,蕭家可不是被什麼沒有根基的暴發戶,蕭南不會這麼沒有規矩、沒有教養。
沒錯,我可是她的嬸孃呢,她怎麼敢對我不敬。
再說了,我也沒說錯呀,一個女人,任你出身怎樣高貴,一旦嫁了人,就應該恪守婦德。妒,可是七出之一,就是皇后也不敢阻撓皇帝納妃嬪呢,更何況你一個小小的縣主?!
小盧氏越想越覺得自己有理,腰板也漸漸挺得筆直,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等著蕭南的反應。
看到小盧氏的情緒變化,蕭南淺笑的標準待客表情終於變了,但不是憤怒,也不是吵鬧,而是笑了……
“呵呵,嬸孃病了這些日子,許是還不知道吧,阿翁為了指點郎君的課業,特意命他在祠堂裡靜心做文章、練習書法,”蕭南態度柔和,語速平緩,淡淡的說:“出閣的時候,阿孃就訓導我,‘必敬必戒,無違夫子’,如今郎君全心學習,我怎麼能用女色之事耽誤他的課業?”
說到這裡,蕭南故意掃了半垂著頭的武氏,道:“八郎君品性高潔,崇尚古風,尤善文章詩賦,不似七伯兄那樣擅長交際、善理庶務……七嫂,我聽說七伯兄正在刻苦練習弓馬騎射……唔,是了,我怎麼忘了呢,今年是七伯兄參選千牛備身的第五考,是‘五考’中的最後一次考核了吧……”
蕭南的話音未落,武氏的臉色忽然一變,她交握在膝上的雙手忍不住顫抖著,心裡更是將自己那個沒長腦子的婆婆罵了一千零一遍。
而同樣變臉的還有小盧氏身側另一個女子、四郎君崔季伯的嫡妻陸氏,以及跽坐在大夫人身側的大少夫人王氏。
她們變臉的原因也很簡單,只因為蕭南提醒了她們一件事……門蔭入仕。
沒錯,大唐也是個拼爹、拼祖宗的年代,勳貴或者高官的子孫,可以不經科舉,直接靠老子、祖宗的門蔭入仕,參加衛官的銓選。
而在所有門蔭衛官中,千牛備身最有前途。
千牛備身要經過‘五考’,一年一考核,且條件很嚴苛,參選者三品孫、四品子,且是嫡子(此刻朝廷還沒有透過庶子也能門蔭入仕的議案),年齡在11歲-14歲之間。
不要以為當了千牛衛就只能做武官,實則不然。世家子只要透過了千牛備身的考核,善文的可以選入文官,經營的好,位居高官也很正常。
像前宰相楊師道,就是千牛備身入仕滴,只不過他門的前朝的蔭。
千牛入仕的升遷比較快捷,想想吧他們這些人天天在皇帝跟前晃悠,又是抱刀,又是站崗,必要時還能站在皇帝跟前喊一聲‘護駕’……是皇帝最親近的一批人,個個還都是朝廷勳貴、高官之後朝廷若是有什麼空缺,皇帝當然優先照顧他們。
只可惜千牛備身的人數有限制,本朝統共才80人。
但大唐的勳貴、皇親、高官又有多少?他們娶妻生子,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夠得上參選資格的人又有多少?
狼多肉少呀。
單是崔家參加千牛備身銓選的子孫就有三個:
一、三房嫡次子崔雅伯,十九歲,五考已經完成了四考;
二、大房嫡次孫崔令文,十一歲,剛剛夠報名資格,可以參加一考試試手氣;
三、三房崔季伯的嫡幼子崔令同,十三歲,已經透過了一考,正在努力攻克第二考。
這三個人是叔侄,但也是競爭者……千牛衛的人數就這麼多總不能都便宜了你們崔家吧?!
三個,能入選一個,是理所當然。入選兩個,是皇恩浩蕩。入選三個,就有點兒白日做夢了。
說到這裡,大家不難明白為毛王氏和陸氏變了臉色吧。
蕭南見狀,心裡冷笑不已,哼竟敢笑話她正當她還是那個徒有脾氣、沒有腦子的本尊嗎?!
小盧氏確實腦子反應慢了點兒,根本沒有聽出蕭南話裡的深意她還當蕭南真的誇獎兒子能幹,兀自得意洋洋的說:“那當然,我家七郎允文允武,之前的四考都是順利過關,今年的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