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2/4 頁)
早就前往貝州赴任去了。
人都不在京誠,惹禍的應該不是崔蘅。
那就是另一位王妃雀薇咯?
崔薇原本就是個愛出風頭,且狀況百出的人,去年嫁了個更不靠譜的蜀王,蕭南用腳趾頭想也能想得出,這對夫婦絕對能惹出什麼禍端來。
大公主冷哼一聲,道:“不是她又是誰?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當初她走了隱大人的路,才嫁給了紀王,結果剛進門沒一年,她就攛撥著蜀王跟吳王鬧彆扭,只把楊妃氣了個半死,連隱夫人都不願再見她,結果她還不知道收斂。”大公主嘴裡這麼說,其實她也能猜到崔薇這麼做的原因,無非就是看著吳王現在做的事很危險,擔心蜀王跟著哥號走錯路,連累自家,所以挑唆著兩兄弟閱牆。
大公主明白是一回事兒,她也能理解崔薇,但她很不認同崔薇的做法一太明顯了,難道在她眼中,宮裡的貴人們都是傻子不成,竟看不出她這點小算計。
崔薇這麼做,無異於自毀靠山,而且很容易落人口實。這不,她的婆婆楊妃不就怪上了她,話裡話外都通露出後悔娶崔薇進門的意思。
蕭南聽了大公主的話,也驚詫:“什麼?她、她竟用腹中胎兒設計陷害吳王妃,還苦求蜀王幫她和孩子做主,兩王府最終給鬧崩了?”這,這……
蕭南無話可說了,跟大公主一樣,她也很不理解崔薇,為何有其它的法子不用,偏偏用這種自損八百傷敵一千的辦法?
在蕭南想來,雀薇完全可以引著蜀王專注遊樂,若是能把他拐出京就更好了,何必弄得這麼破綻百出,還搭上了自己的孩子?
難道雀薇不知道對於一個已婚婦人而言,孩子尤其是嫡子有多重要嗎?
而且,就算她什麼都不做.以蜀王荒唐的性格,即便吳王的事兒失敗了,蜀王也不會受到牽連,更不會獲罪什麼的。
她完全不必這般算計。
聖人是明君,更是慈父,正史上,他廢了要造反的太子,也只是制去了他的太子之位,並沒有要廢太子的性命呀。
大公主冷冷一笑,精細道:“我估計她當時陷害吳王妃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懷了孩子。等真的小產了,她才會那麼傷心,哭著喊著讓蜀王報仇。。蘿,報仇跟誰報仇?她也不用腦子想想,人家吳王妃和她無冤無仇,又不是她府裡的孺人,為何要害她? 這種小把戲,連我這個沒親眼看到的人都能識破,更不用說親眼目睹整個過程的楊妃了。,,大公主搖搖頭,嘆道:“‘你睡著吧,不管吳王能不能成事,楊妃都不會放過崔氏,敢算計夫君的兄長,挑唆兩兄弟不和,換成哪個婆婆都容不下她。”說著,大公主看向蕭南“‘…這是昨天剛發生的事兒,因在宮裡,皇后又下了封口令,外頭才不知道你是崔家婦,崔薇若是被休,你也跟著丟人,回去後不妨跟老相公商量一番,如何處置,好歹拿個主意。
蕭南點點頭,她就知道她阿孃最關心她。
不過,此刻,比起崔薇的糟心事兒,蕭南更想知道另一件關乎性命的大事“阿孃,您覺得吳王真的會”
造反?
最後兩個字,蕭南沒有說出口。
大公主卻猜出來了,她淺淺一笑,道:“朝廷的事兒,阿孃向來不關心。只是這些日子,你們兩口子還是小心些。其實,如果不是聖人身體不好,我都想與你阿耶一起去輛山消暑。”
輛山的湯泉宮早就建好了,每年聖人和皇后都會帶著京中的宗室、權貴集體遷往輛山,消暑也好,泡溫泉也罷,反正就是一大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組團去旅遊。
蕭南一直在洛陽守孝,她還沒去過湯泉宮,不過大公主卻沒忘記女兒,在驪建別業的時候,特意吩咐蕭協,幫蕭南也選了一個院落,距離公主府的別業不遠 大公主沒有明說,但蕭南已經聽出了其中的深意,最近一兩個月京中恐有大事發生。
想到前世的京城之亂,蕭南有些擔心公主府的親人,偏她無法明說,只能在心底默默想著如何在那一日保護父母親人不受傷害。
蕭南擔心著大公主,.公主也在擔心女兒,她真怕女兒在世家待得久了.人也跟著米.死板起來,為了個什麼賢名,委屈自己和孩子。
想了又想,大公主說 :“還有一事,老夫人去了,你那裡連個親近的長輩都沒有,你們兩口子年紀輕,平日裡倘或有個什麼錯,連個指點的人都沒有。我早就想著給你指派個能幹的人過去,可又怕身份低了不能服眾。
正好,皇后身邊的馮尚宮上了年紀,皇后恩典,許她出宮養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