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2/4 頁)
:“表弟無需客氣,阿c嫁與你是阿孃生前的遺命,不止我和阿c,就是楊小郎也要遵守。表弟只管放心,有我在,斷無楊家的人借阿c的親事為難與你。”
崔幼伯聽到楊大娘如此直白的話,心裡懸起的大石頓時放了下來,他也有閒心跟表姐說些家常話。
一提這個話題,楊大娘的笑容頓時一斂,面帶憂色的說道:“唉,說起來我家郎君也是個痴漢(唐時罵人的話,痴漢=傻瓜、笨蛋),竟被旁人的三兩句好話誆了去,什麼都還不清楚呢,就跟著素日的好友衝撞了洛陽的守軍……若不是人家看在他是崔家姻親的面子上,早就將他投入大牢了,唉,一提起他我就焦心,好好的蔭職也被革了,如今正在家閉門思過呢。”
崔幼伯和蕭南相互對視一眼,隨即蕭南微微頷首,嘴角還噙著一抹微笑。
崔幼伯會意,心知娘子已經提前調查了楊大娘夫家的事兒,而且他們家的事兒並不大,還能幫上一把。
楊大娘此行的來意,崔幼伯也猜到了,如今聽了她如此明白的話語,他還有什麼不清楚的?
微微一笑,崔幼伯道:“表姐無需憂心,咱們既是姻親,表姐夫出了事兒我也不能坐視不理。這樣吧,我家堂叔在洛陽還有幾分關係,待我與阿c的親事辦完了,楊大娘返回洛陽後,可以直接尋我堂叔。”
嘿,妥了!
楊大娘聞言,心中大定,她就知道,自家這點兒小事放在京中貴人眼中根本就不值什麼。
好,看在崔幼伯夫婦這麼痛快的份上,她定會好好勸勸妹妹,讓她過門後安分過日子,別聽信了姨母的挑唆,與蕭南為敵。
此行的目的達成了一半,楊大娘心裡沒了負擔,開開心心的去榮康堂尋妹妹說話去了。
另一邊,崔雅伯等人也進了京城。
站在熟悉的大門前,崔雅伯顧不得感慨幾句,便匆匆進了門,他不是搶著去跟親孃請安,而是去尋老相公說話。
唉,一想到門外馬車裡坐著的那個小娘子,崔雅伯就覺得頭大,他、他怎麼就攤上這麼一個差事呢?
若是日後八弟兩口子知道是他把人弄回來的,還不定怎麼責怪他呢。
現在崔雅伯只希望崔幼伯夫婦明理大度,不會遷怒與他。
第055章 秘聞(三)
“阿姊,喝茶!”
魏紫端著個托盤進來,將茶盞放在小食床上,楊婥將那熱氣騰騰的茶湯推到楊大娘面前,柔聲招呼道。
楊大娘嗯了一聲,不著痕跡的打量著房間的陳設。
不得不說,蕭南確實很大方,給楊婥的擺設、器具都是上好的。
瞧瞧,這屋子裡的瓷器不是越窯就是邢窯,小几上的器具不是金器就是銀器,傢俱是一水兒的紫檀木,地上鋪的也是進貢的細竹涼蓆,就連屋子裡的帳幔也都是最上好的單羅紗,還有主位後襬著的幾架屏風,從畫圖到做工無一不精。
楊大娘的目光掃了一圈,驚訝的發現,小妹這個侍妾的房間,竟比她婆家正堂的擺設還要富麗堂皇。
最後,楊大娘的目光落在對面的楊婥身上,她發覺,幾年不見,小妹的氣色越來越好,雖還有幾分病弱,但眉眼間已帶了幾分貴氣,舉手投足也比過去更優雅、更飄逸。
居移氣,養移體,出身小世家的楊大娘最瞭解這句話的涵義。
所謂的世家氣質,靠的就是豪奢安逸的生活環境薰陶。
沒有足夠的銀錢做鋪設,沒有足夠的權利做依仗,哪怕是那些老牌世家,單靠手裡的幾卷祖宗的筆記、手札,也培養不出所謂的‘貴族’來。
怎樣弄來足夠的銀錢?
當然不是靠經商,而是入仕為官,有了權,錢財什麼的自是滾滾而來。
楊大娘很清楚,她的夫家為何要跟著吳王謀逆,為的就是能擺脫家族的困境,早日迴歸政治中心,不令家族像很多舊士族一樣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如今。她的夫家一蹶不振,頂著個世家的名頭,只比普通富戶過得強些。反倒是她這個最沒用、最病弱的小妹,過上了真正的貴族生活。
唉。楊大娘悲哀的發現,除了一個名分,楊婥竟是楊家幾個姐妹中過得最好的一個。
“阿姊,喝茶呀。”
楊婥見自家阿姊不知想什麼,整個人都呆住了,再次柔聲提醒道:“呵呵,這是山南道今年新貢的團茶。出自峽州,聽說是當下最好的茶葉呢。您嚐嚐味道如何?”
楊大娘回過神來,目光又落在面前的茶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