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2/4 頁)
驪山湯泉宮的左威衛將軍,不但成功擊退圍攻驪山的亂兵,還能一路殺回京城拱衛京師,為平定吳王之亂立下了不小的功勳。
是以,太子在亂後大賞功臣的時候,霍啟官升三級,由正三品的將軍,升任從二品的靈州大都護。
霍啟的兒子霍剛,門父蔭進了太子親勳翊衛,吳王之亂時,他護著太子闖過吳王的幾次刺殺,有一次甚至替太子擋了一箭。太子大受感動,事後擢升霍剛為親勳翊衛中郎將,從一個小小的武官,搖身一變成了從四品的將軍。
說實話,霍剛的功勞遠不如霍啟的大,但在太子看來,霍剛卻是他的救命恩人,所以,太子對霍剛分外器重,雖沒有大肆恩賞霍剛的親眷,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一旦太子成為新君,霍家定能成為新朝的名門。
不過,霍家一直自詡世家,說自己源自平陽霍氏,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漢名將霍去病。
幾年前,大家還把這話當笑話講但隨著霍啟父子的崛起,許多善鑽營的人便跟著附和,有些沒落的世家還攛掇霍氏准許霍啟這一支歸宗。
當然,也有不買霍家賬的人。
比如蕭南的祖父蕭家的怪老漢蕭禹同志。
去年某日,蕭禹與一群老朋友閒聊,並商定聚會的日子。
那時許多老牌世家為了彰顯本階層的與眾不同,經常舉辦一些聚會,性質與兩晉時的清談差不多,這樣的聚會,除了老牌世家新興勳貴、朝中官員什麼的都沒資格參加。尤其是被世家們斥為勳格的氏族志捧起的新世家,最受這個圈子的排斥。
霍啟像世人一樣傾慕世家,早就想參加這樣的聚會,只可惜,他連新世家都算不上,自然不在受邀請的行列。
不過,霍啟還是有辦法的,他見蕭禹與人閒聊便湊了過去,話裡話外都透出想去蕭家拜會的意思,做出一副你不答應我就不罷休的樣子軟磨硬泡。
蕭禹當然聽出霍啟話中的意思他也清楚近日霍啟父子甚是風光,但他若能因此而屈服新貴,他就不是蕭禹了。
只聽他呵呵一笑,玩笑道:“霍將軍,某可不敢邀你至家‘牆,呀。”
其他人稍一思索便明白了蕭禹的暗指,也跟著哈哈笑起來。
沒辦法,誰讓霍啟的名字這麼巧,若他去蕭家拜會,可不就是應了那句‘禍起蕭牆,了嘛。
霍啟被噎得說不出話來,一張老臉漲得通紅偏他又不能發火,因為人家蕭禹說話的語氣很輕鬆,彷彿朋友間的玩笑。可就在這玩笑中,他也表達了拒絕的意思。
如果霍啟再糾纏下去,那就太丟臉了。
所以,只得怏怏離去。
至此霍啟再也不敢輕易往世家堆裡扎,他怕人家再說個‘霍啟某牆,,那到時他們霍家的臉面可就被踩到地溝裡去了。
幸而很快霍啟就去靈州赴任,這個笑話也就沒有在京城大肆傳播開來,但對於當事人雙方來說,蕭、霍兩家都知道他們之間的衝突。
蕭南就曾聽大嫂說起過,所以這會兒見了霍家人,她並沒有很親熱,只是禮貌性的點了點頭,權作行禮。
霍郡君是霍剛的妹妹,去年親上做親,她把女兒又嫁回了霍家,也就是眼前這位與她同行的霍娘子。
因為父兄給力,霍郡君在京城貴婦圈子裡很是混得開,每每有大型的宴集,她都能收到請柬。每次宴集,她也會盛裝出席,席間霍郡君很是活躍,最喜歡出風頭。
蕭南曾見過兩次,不過每次看到她都是一副趾高氣昂、志得意滿的模樣。
但這次,貌似有點兒不同,霍郡君的臉上都能擰出墨汁了。
偏與她們母女同行的是劉晗,難道她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不快?
許是霍郡君的肢體語言太明顯了,在場的人都瞧出她在生氣,幾個女人的目光不停的在侯郡君母女、劉晗身上掃來掃去,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起。
柴玖娘除外,劉晗是她家夫君,見此情況,她擔憂的看向劉晗,無聲的詢問著。
劉晗笑得雲淡風輕,微微搖頭,表示無妨。
一時間,大家都沒有說話,只是眼神亂飛,現場有點兒尷尬。■“喬木,程二,我就知道你們也會來。”
阿的大嗓門響起,瞬間打破了四周凝滯的空氣,大家都悄悄的鬆了口氣。
“咦?平安,你也來了?”
阿一身火紅的胡服,帶著一群侍女走了過來,她原想給蕭南和程雅一個擁抱,眼角的餘光瞥到平安郡主,頓時收住腳步,笑著打招呼。
平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