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2/4 頁)
,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水潤的光澤。
這一切,都讓眾人覺得陌生,看到崔幼伯的時候,險些沒忍住當場問出來——額,他們不能問,因為現在是曬鹽的關鍵時刻,他們與崔幼伯是僵持的狀態,他們絕對不能自己打破這種‘平衡’。
看到眾人明明急得抓耳撓腮、卻強忍著不敢問的樣子,崔幼伯別提多高興了,不過,他還是強忍著心底的歡愉,故意做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跟相熟的郎君打著招呼,似是對眾人忽然出現在自家鹽田並不感到吃驚。
不鹹不淡的說了些閒話,鹽湖的水已經慢慢流入了崔家的鹽田,看著鹽水直接滲入土中,圍觀的眾人多少有些惋惜。
唉,崔玉郎到底想做什麼呀,沒得浪費這麼多鹽水,難道他不知道,這些水可是大把大把的銅錢呀。
崔幼伯卻彷彿沒看到眾人惋惜、控訴的目光,而是熱情的邀請眾人去吃茶聊天。
眾人心裡好奇,也想趁機打聽些情況,便跟著崔幼伯一起回了縣城。這可惜,崔幼伯談及其它事情的時候,滔滔不絕,但只要一提及鹽務,他卻顧左右而言他,根本不接話茬,這讓眾人很是憋氣。
崔幼伯卻暗自得意:哼哼,什麼叫風水輪流轉?幾個月前,你們是怎麼對我的?如今我也讓你們嚐嚐被戲弄的滋味!
好奇吧?想知道吧?
哼,我就是不告訴你!
崔幼伯心裡的小人雙手掐腰,仰天大笑!
眾人沒探聽到什麼有價值的訊息,紛紛怏怏而歸,不過,他們還是命人悄悄去崔家鹽田盯梢,密切關注那裡的情況。
兩天後,鹽田盯梢的人跑回來報信,“郎君,崔、崔家竟然、竟然出鹽了!”
“什麼?!”
聽到訊息的人無一不震驚,因為按照傳統曬鹽法,他們都是春天引湖水入鹽池,夏日東南風吹起,田裡的鹽水曬乾,才能收穫一堆堆的鹽。從引滷水到成鹽,足足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而崔家的鹽田,居然三天就製出了鹽,這、這不是說笑話吧?!
眾人什麼也顧不得了,直接騎上快馬就往崔家鹽田趕。
趕到時,正好看到崔家的佃農圍著個大青石,拿著個木質的刮板,小心翼翼的颳著什麼。待眾人仔細看過去,他們才齊齊吸冷氣,這、這竟是白花花的鹽!
接下來的事就更好辦了,正如崔幼伯預想的那樣,解縣的幾大世家紛紛跑來商談合作事宜。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想悄悄偷師,但蕭南的二十甲衛可不是吃素的,看守整個鹽湖他們做不到,但看守制鹽的幾塊鹽田還是木問題滴。
是以,幾大世家經過反覆思索,最後終於答應與官府共同曬鹽賣鹽,所得利潤,五五均分。
崔幼伯提前完成了差事,且辦得非常漂亮,不損傷官府、太子的絲毫名聲,還為太子弄來了大筆的進項。
更重要的是,崔幼伯此舉不啻於一個典型案例,按照這個法子,太子可以在其它池鹽、海鹽產地繼續‘合作’,也不必揹負‘與民爭利’、‘違約’的名聲,卻還能收回大把大把的銀錢。
收到崔幼伯的奏摺,又嚐了嚐崔家新制的鹽,太子高興的拍桌大笑,他彷彿看到了成堆成堆的銀錢湧入內庫,他再也無需為銀錢之事而煩心。而且,此事報到阿耶面前,他老人家也定會高興。
果然,太子拿著崔幼伯的奏章去太極宮面聖,聖人聽聞此事,高興的同時很是欣慰,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人,他的太子確實能幹。
見聖人如此開心,太子便趁機提出,想升崔幼伯為中書舍人,畢竟此事能成,人家居功甚偉嘛。
聖人很爽快的答應了,崔幼伯是東宮舍人,升任中書舍人倒也算情理之中。
於是,四胞胎三日洗兒的那一天,蕭南廣邀賓客前來觀禮,就在眾女眷對著四隻可愛的小包子沒口子稱讚的時候,聖人的旨意到了,崔幼伯官升三級,直接從正六品上階升為正五品上階。
這下子,眾女眷看向蕭南的目光更加灼灼了:嘖嘖,看看人家襄城郡主,果然有福氣呀,先是一口氣生了個四胞胎,接著夫君就升了官,這是何等的旺子旺夫?!
☆、第098章 驚
近日,崔幼伯頗為春風得意,先是得了四個乖巧可愛的小寶,接著又是升官,最重要的是,他在太子跟前立了大功,從半個心腹晉級為真正心腹,正式加入了太子的親信班底。
前途一片大好呀,尤其是這廝年紀輕,二十五歲便升至正五品的京官,日後極有可能像他的祖、父一樣官至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