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第3/4 頁)
娘,今天哭著跑來求我,讓我給她做主……唉,我一個和離的婦人,平日生活都要靠著父兄,哪裡能幫她做主呀。可大娘又哭得可憐,我只好舔著老臉來求侄媳婦你了。”
“可是嫁給唐家的王表妹?”蕭南沒見過崔江的兒女,但也聽說過她們的情況。
崔江點點頭,她也沒遮掩,直接把女兒家的糟心事兒一股腦的倒給了蕭南。
蕭南越聽越詫異,天哪,這、這世間竟還有這麼極品的婆家?這麼極品的婆婆?
哦不,更確切的說,唐家的那位並不是王氏的正牌子婆母,唐家正房夫人去年剛剛過世,如今在唐家後院耀武揚威的是唐家家主的小妾。
只不過這個小妾很厲害,至少人家肚子爭氣,唐家主的三個兒子,全都是從她肚子裡爬出來的。
王表妹的夫君是長子,名唐謙,科舉入仕,現任中書省主事,從八品下階。官職不高,卻前途極好。
他自幼養在嫡母跟前,按理說,應該與嫡母親近才對。
但,唐謙的生母薛姨娘很有手段,硬是拿出所有值錢的東西買通了唐謙的乳母。那乳母很有職業道德,收了薛氏的錢,便時不時的在唐謙耳邊說些生母的好話。
唐夫人因為身體不好,精力有限,對唐謙不是非常用心,所以並沒有發現乳母的小動作。
而薛氏呢,經常偷偷跑來看唐謙,每次都兒呀肉呀的哭一通,直說她沒用,連兒子都保不住,還讓唐謙乖一些,切莫惹嫡母生氣云云。
那時唐謙年紀小、不懂事,見薛氏對她溫柔親近,而嫡母對他卻甚是嚴格,心裡的天平自然而然的便偏向了生母。
發展到後來,他甚至責怪嫡母狠心,拆散了他們母子,偏他礙於宗法,不敢忤逆嫡母,更不敢公開幫生母叫冤。
所以,唐謙對生母很愧疚。
王氏嫁過去後,唐謙就曾不止一次的叮囑她,薛姨娘可憐,讓她多照顧姨娘。
那時唐夫人還在,世家出身的王氏習慣性的尊重嫡母,對薛姨娘就不是那麼的恭敬。
薛氏也隱忍,並沒有跟兒子告狀,但直到去年,唐夫人病逝,一切就不同了……
PS:二更。那啥關於男主,某薩解釋下,男主是崔大,李榮算是個男二吧,O(n_n)O~
☆、第166章又一個渣夫
其實吧,蕭南覺得王氏做得不太聰明。既然她的夫君明確表示心疼生母,哪怕為了夫妻和諧,王氏也該對薛氏親近些。
但王氏出自太原王氏,她出生後便一直接受世家傳統的教育。在她的認知裡,自己家族是尊貴的存在,可以藐視一切非世家出身的人,即使這人是宰相、是國公。
王氏連權臣、勳貴都不看在眼裡,更不用說一個奴婢出身的小妾了。
或許,在王氏看來,她能放下身段、心平氣和的與薛氏相處,沒有因對方的出身卑賤而輕賤,已經是看在夫君的面子上了。讓她把薛氏當正經婆母看待,絕對是對她及整個王氏家族的羞辱。
王氏覺得,她堂堂王氏女下嫁唐家,已經夠委屈了。當初若不是看唐謙是嫡母養大的,且仕途也不錯,這才勉強答應。
倘或早知道唐家這般沒規矩,唐謙如此‘腦子不清楚’,王氏寧肯嫁個資質平平的世家子。
‘腦子不清楚’是崔江評價唐謙的原話。
聽著崔江毫不掩飾的質疑自家女婿的智商,蕭南不禁莞爾,趁著崔江喝茶湯補口水的當兒,插了一句,“唐謙都做了什麼?他為了那個薛氏為難表妹了?”
“何止是為難?!”
崔江匆匆嚥下口腔中的茶湯,滿臉憤恨的說道:“他簡直就是作踐,拿我兒去成全他的賤婦生母。”
原來,唐謙自幼覺得生母可憐,多年積攢的愧疚終在嫡母過世的那一刻爆發了,對於薛氏的任何要求,唐謙都毫不遲疑的答應下來、並竭盡全力的滿足,甚至不惜委屈妻子、兒女,甚至是犧牲妻子的利益。
在唐謙的一番努力下。薛氏儼然成了唐家內院的第一人,其地位之高、權勢之重,比當年的唐夫人還要威風。
這還不夠,唐謙打小便有個心願,一定要讓生母正大光明的出現在其它官眷面前,要讓生母不再被人鄙視,而是成為大家尊敬、羨慕的人物。
為此,唐謙拼命讀書,終於在十六歲的時候考中進士科,又經嫡母兄長的推薦。入了官場。
當了官,雖是個低品級的小官,唐謙卻看到了希望。
正巧當時有朝臣上書。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