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部分(第2/4 頁)
只得又給李榮去了封信。
辦個時辰後,李榮的回信便到了,簡單的說了說王玄策的出身、官職和家庭情況。
最後總結道:“……是個厲害的!”
看完這信,蕭南愈發有興致了,能讓李榮都稱讚‘厲害’的人,絕對是個牛人呀!
PS:額,什麼也不說了,還是補昨天滴!
☆、第266章 奇人
尤其是次日,聽完皎皎小公主的第一手資料後,蕭南更覺得這個王玄策不得了,即便是在牛人滿天下的大唐,也絕對稱得上大牛人。
這位大牛人到底做了什麼牛逼事兒呢?
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這位王玄策以一人之力弄殘了一個國家,而這個國家呢也不是什麼彈丸之地,而是大家都聽說過的天竺。
不過那時的天竺還不是一個絕對統一的國家,而是分作東西南北中五大區。王玄策的傳奇經歷就發生在中天竺。
這絕非誇張,也絕不是臆造,而是真實故事。
這事兒還要從先帝開始說起。
話說十多年前,御弟哥哥去天竺求取真經,見到中天竺的國王施羅逸多,施羅逸多從御弟哥哥嘴裡知道了許多大唐的故事,不禁對這個鍾靈毓秀、繁榮鼎盛的國家產生了興趣,繼而派出使臣去中土。
當時的聖人李二陛下眼見開闊、相容四海,對中天竺的來使也算熱情。
一來一往的,中天竺和大唐也建立了外交關係,成為友好領邦。
而去年呢,李二陛下的病情加重,愈發念舊,不禁想起了遠在西方的故友,於是便派遣右衛長史王玄策和副將蔣師仁攜使團前往中天竺。
李二陛下並不知道,那時他的國王朋友已經故去,中天竺的臣子阿羅那順自立為王。
王玄策一行人也不知道自己將面對怎樣的險境,不過,當他們踏上中天竺的國土後,便遭到了一群官兵的圍殺。一番拼殺後,王玄策使團的人死傷大半,僅剩王玄策幾人被新國王俘虜。
隨後,王玄策歷盡艱辛帶著僅剩的幾個護衛逃了出來。
按照常理來說。以王玄策等人的處境而言,最好也是最符合規矩的辦法,應該是大家快馬加鞭的趕回長安,將中天竺的變故稟告聖人,然後再由天朝出兵教訓亂臣賊子。
但王玄策卻沒有這麼做。
要不怎麼連李榮這樣的狂人也贊他一句厲害呢,這廝非但沒有跑回京去訴苦兼告狀,而是轉道去了吐蕃,找上了李二陛下的‘女婿’松贊干布。
不過,松贊干布小盆友雖然非常仰慕大唐,甚至求娶了大唐的公主。但他並不想得罪中天竺。
可讓他拒絕王玄策,他也不敢,畢竟大唐王朝的盛名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打實的打出來的。
權衡了一番,松贊干布童鞋給了個折中的法子——借兵無上妖君最新章節。
借兵和出兵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卻不同:
借兵只是出於親戚情誼,借了些兵馬給岳父家的臣子,至於人家拿這些兵馬是去平叛還是剿匪。和吐蕃以及松贊干布無關,倘或兵馬有了損失,岳父家還要賠償滴;
出兵就不一樣了,出兵就表示吐蕃正是與中天竺宣戰,這是松贊干布所不願意見到的。
而且就算是借兵,也沒借多少。只是敷衍似的給了一千兵馬。
王玄策也沒嫌少,領著一千兵馬又去了與中天竺有宿怨的泥婆羅國,在那裡。王玄策又是巧言勸說、又是暗含威懾的一通胡侃,從泥婆羅國借了七千兵馬。
兩方加起來也有八千,王玄策覺得有譜了,便直接開赴中天竺‘平叛’去了。
在與中天竺交戰的過程中,王玄策也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以‘火牛陣’沖垮了中天竺的殺手鐧‘象軍’,一鼓作氣的滅了中天竺。將新國王阿羅那順擒獲。
“……這位王長史確實厲害!”
皎皎挽著蕭南的胳膊,親暱的跟她說,“喬木你也知道,最近阿耶憂心阿婆,近兩個月都不曾開懷,昨日接了王長史八百里加急送來的奏章,高興的連連擊案呢。”
“是呀,感覺就跟聽傳奇似的!”
蕭南也連連稱讚,可不是跟聽故事似的嗎,一個人憑著以己之力就能滅掉一個國家,而且這人沒有異能、沒有金手指,全憑個人的能力,嘖嘖,還真跟話本里的神奇橋段一樣呢。
“可不是,我阿孃也說王長史做得好,雖遠隔千里,但仍沒有墮了咱們天朝的威名!”
皎皎用力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