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3/4 頁)
人,覺得寂寥無聊,便尋了些往日的老臣到榻前聊天。
她那位祖父亦是聖人當用的老臣之一,所以這兩日經常被召入太極宮。
原本,兩個老漢回憶過往、暢談往事,越聊越盡興,說著說著,兩人便忘了君臣,說話也越來越隨意。
蕭禹本就是個‘傲王侯’的孤傲人,雖然兒子(蕭駙馬)、孫女(自然是蕭南咯)不停在他耳邊絮叨,讓他放平心態,儘量不要與人爭執,沒得氣壞了身子,至少不要在聖人面前太過散漫。
這若是放在平時,蕭禹也就聽了兒孫的勸告,隨便敷衍兩句。
但那日壞就壞在他與李二陛下聊得太盡興了,一時間他將兒孫的勸告丟到了腦後,直接把病榻上的皇帝當成了普通好友,嘴上也沒了把門的,什麼話都說了出來。
說到最後,蕭禹隨口而出,想辭官,出家做道士去。
‘這個可以有’,李二陛下也跟著胡扯起來,連連點頭表示允許,之後他還讚揚蕭公灑脫,真不愧是南朝皇族蕭氏之後。
當時,兩個老漢都沒覺得沒啥要緊的,次日聖人又召蕭禹進宮聊天。
只是第二天的兩人聊得並不融洽,正巧又有人回稟關於吳王的事兒,這更讓聖人心煩不已。
話不投機半句多,再加上聖人心情不爽,他猛地想起昨天蕭禹的那句戲言,脫口問這老漢何時辭官、出家。
蕭禹立時反駁,說他昨日只是玩笑,並不是真的想辭官。更不想做道士。
李二陛下頓時就怒了――納尼?玩笑?你知不知道什麼叫‘君無戲言’呀。
蕭禹還以為聖人與他閒聊,愈加無賴的說他就是開玩笑,就是不想辭官,就是不想出家。
昨天還哥倆兒好的老頭兒竟這樣你來我往的吵了起來。
最後,聖人怒了。
蕭禹也有些急眼了。
這下子,聖人壓抑的怒火總算有了宣洩的地方,他頭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吹著鬍子對蕭禹叱道:什麼,你不想辭官,那朕就罷了你的官。不光罷了你的官,朕、朕還要削了你的爵位。趕你出京城。
於是乎,蕭國公就這樣迎來了他的第五次罷相。
這些,是蕭南前世的時候,偶爾聽人說笑時提到的,那時,她早已脫離了蕭家,對這些並不很在意,所以也就沒有細打聽該事件的具體過程。
蕭南雖然知道祖父的第五次罷相也不過是虛驚一場,但整件事的細節以及該事件對蕭家的影響。她並不十分清楚。
她只知道,這件事對蕭家的打擊很大。
不行,我不能這麼坐著,我、我要想辦法幫孃家度過此劫。
想到這裡,蕭南騰地站起來,“玉竹,立刻命人準備馬車。”
玉竹知道蕭南關心孃家。她也沒有多問,只問了句:“娘子要去蕭府?”
蕭南搖頭,“不,那邊有阿孃在,不會有事的。”
彷彿印證蕭南的話一般,就在這時,蘇媽媽匆匆走了進來。
她見蕭南一臉凝重,便知道主人估計已經知道老國公的禍事。草草行了一禮,道:“娘子,方才公主府派人傳來訊息,說大公主和蕭駙馬已經暫時搬回了祖宅,公主擔心娘子聽聞了訊息會著急,特意命人告訴娘子。說蕭家一切有她,娘子無需擔心,安心養胎才是正經。”
蕭南一聽是阿孃的吩咐,肅容仔細聽著。
蘇媽媽的話音一落,蕭南點頭道:“嗯,阿孃的意思我明白,放心吧,我今兒不回祖宅。”
額,娘子到底要不要出去?玉竹有些不知所措。
蕭南見了,擺擺手:“快去準備馬車呀,我要帶著靈犀和長生去拜望姑祖母!”
姑祖母?那位半隱居的前朝皇后?
玉竹心裡藏著疑惑,但還是乖乖下去執行主人的命令去了。
蕭南喚來女兒和兒子,又請來馮尚宮,將家中事務託付於她後,便匆匆出了榮壽堂。
南院裡,阿槿聽到隔壁花園有響動,悄悄溜出來探看,正巧看到蕭南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往中庭趕去。
咦?出了什麼事?蕭氏竟這般匆忙?
阿槿心裡貓抓一樣,忙叫來自己的小丫鬟,附在她耳邊低低說了幾句。
小丫鬟連連點頭,待阿槿吩咐完,她一溜煙兒的跑出北院,去尋角門的婆子套話。
一刻鐘後,那小丫鬟又麻溜的跑回來,氣喘吁吁的來到阿槿近前,低聲回道:“婢、婢子問過了,聽說是蕭家出了事兒,娘子心急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