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稀落落坐了十來人。座上跪坐有一人,二十來歲,身著綠袍,從遠看面容有些英氣,還似個心懷四野的少年郎。他面前案上放有一琴,他左手按弦,右手持竹板擊弦。見少主領著瑾娘過來,他放下竹板長跪,稍微對少主一點頭,眼睛卻是一直盯著瑾孃的。
“蒙大人,賤民來遲,請降罪。”少主伏身下去,手藏在袖下猛掐瑾孃的胳膊。瑾娘頓悟,軟軟喚了聲:“請蒙大人降罪。”
降哪門子的罪她也不曉得,反正電視劇裡都這麼演,還是學著點。
作者有話要說: 《幽冥長女》的坑還沒有填,我又開了一坑。
我真是有特別的作死技巧啊……
☆、易水蕭蕭
蒙大人慌忙道:“康郎,你這又是做什麼?蒙肅怎肯降罪於你?快起快起。”
原來瑾孃的哥哥名字叫“康”,只是不知姓什麼氏什麼了。不過先秦時人多以地名為姓,此處為宋子,估計叫他宋康是沒問題的。
宋康聽罷,方攜著瑾娘入座,笑道:“我這三妹也是不曉事,聽蒙大人的琴聲入迷,纏著我非要來見大人。我也無奈何,就帶她來了。”
這馬屁也太會拍了吧……
蒙肅一聽,果真大喜,連忙執起竹板,撥下一串亂音:“三娘子真是識音之人,蒙肅甚是欣喜。能為窈窕淑女歌一曲,何論貴賤?”他也不推辭,立時又彈一首曲子,邊彈邊唱。
這臉皮也太厚了點吧……
平心而論,蒙肅鼓琴並不難聽,想必是下了功夫練過。築是原生態的樂器,比起古靜她平時聽慣的電子合成音色略有些粗糙,卻是別有風味。但是,蒙肅唱歌實在太難聽了,破鑼嗓子還硬要裝天王,調都從秦朝跑到清朝了,要是教聲樂課的那老頭聽到他的學生敢唱成這樣,準能氣出心臟病來。
他唱的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擺明是為瑾娘而唱的。
古靜側過頭看了看窗外天色,日頭稍偏西,想必午時剛過不久。難怪瑾娘會在柴房中睡著呢,只是不知道為何,古靜就穿越到了她身上。聽蒙肅唱了會兒不知所謂的歌,她也覺得昏昏欲睡。
好在不多久,蒙肅總算唱完,宋康連連稱讚:“蒙大人的歌聲真是慷慨絕佳,康聽完一曲,這身體都覺得鬆快許多!”古靜一下子就想歪了,差點笑噴,趕緊抿著嘴,只微微笑了一下。在場還有十幾名賓客,她也不好失禮。
蒙肅似為了瑾娘那一笑而失神,痴痴望著她,又突然像是情竇初開的少年,有些不好意思地別過視線。
宋康誇罷,大聲喚道:“馮襄,還不快為蒙大人倒酒!”又抱怨道:“新來的蠢奴,手腳都不利索。”
馮襄急急跑過來,給賓客們置酒。古靜留意了一下他的手,修長白皙,是雙彈鋼琴的手,卻布了許多血口子,看來都是新傷。出於(自封的)鋼琴家對鋼琴家的憐惜,古靜心裡泛起些對馮襄的同情來。
蒙肅為引起眾人注意,將築推到一邊,兀自說起來:“兄長嘉修書過來,他又得陛下復詔,想來就算不能復得陛下之寵愛,官復原職也不無可能。屆時蒙肅便打算去咸陽投奔他了。”
眾賓客都紛紛說:“恭喜蒙大人。”“苟若富貴,望勿相忘。”古靜在一旁聽著,若有所思。
兄長嘉,蒙嘉。太史公記載荊軻刺秦一事,說荊軻同秦舞陽到了秦國後,賄賂了秦王寵臣蒙嘉,才得以見到秦王。這蒙肅,原來是蒙嘉的弟弟。古靜心下恍然,真是天涯何處不相逢。
至於那個叫馮襄的,別以為你披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你就是高漸離!
蒙肅端起酒樽,飲了幾口,眼睛盯著瑾娘,誇誇其談起來:“都怪那荊軻和燕丹,將他們碎屍萬段都不為過!兄長對陛下可謂一片忠心,也受其累。就拿我說,本來能成中庶子,如今當個縣長,大丈夫甘居區區一縣,有何意義!近來大舉追捕荊軻之門客,捉到十餘人,皆斬於咸陽,也算略出了口惡氣。”
蒙肅越說越激動,大概是酒勁上來,口無遮攔起來。在座賓客,包括馬屁精哥哥宋康,其實都是燕國遺民,只是國已亡,懾於秦法嚴苛,誰都不敢說什麼,都沉默著。古靜看向侍立一旁的高漸離,他的手輕微發顫,幾乎拿不住手中的酒壺。
宋康轉頭四處看看,覺得氣氛不對,便吩咐道:“酒涼了,馮襄,你再去燙一壺來。”
高漸離應了一聲,轉身逃也似地離開了。他方走,從門外又進來一隊官兵,皆氣勢洶洶的模樣。宋康慌忙起身相迎:“這不是曹里正嗎!真是久見,快請坐下,我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