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濛濛的,月亮還斜斜地掛在東枝上,陸府的馬車就已停在了彀文學院門口。
長風掀了簾子,陸爍率先從馬車上跳下來,後面依次跟著清泉修竹兩個,手上提著陸爍考試所用的考籃、書箱等物。
雖說時辰尚早,但彀文學院的東西轅門上卻已掛上了大紅燈籠,把整個學院門口照的紅彤彤亮堂堂的。
陸爍剛從馬車上下來,才一站定,仰頭就看到了題寫著“彀文學院”四個大字的匾額。
“彀文學院”四個字提的龍飛鳳舞,瞧著無甚章法。
陸爍笑著搖了搖頭。
這位穿越者皇帝的書法實在是不怎麼樣啊!
“彀文學院”正是太祖皇帝謝綸為京師學子特別建立的。
正規來講,縣試是全國統一進行,各縣都準備有考場,地點就設定在各縣的縣衙,由各縣的縣官主持,儒學署教官進行監考。
太祖皇帝卻覺得京師世家儒官眾多,人才濟濟,是藏龍臥虎之地,科舉之事也應尤為重視才是。
於是就動用民力,修建了這“彀文學院”,作為京師學子進行鄉試及以下等級的科舉考試的場地,定時開放使用。
當然,舉國人才薈聚的會試,也是在此舉辦。
對於京師學子來說,“彀文學院”的建立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彀文學院”是太祖皇帝親自敦促著建造的,相比於其他各縣的號房來說,修建的就要講究許多。
據有科考經驗的陸昀說,學院內部的號房十分寬敞,又按時配備熱食,且每間號房都有一面牆被打通,按照太祖皇帝的設計,修了火牆。
火牆的開創簡直就是科舉考生的福音吶!
冬天一旦通了火,火牆就將號房烘的暖烘烘的。即使在京師寒冷的二月天進行考試,僅著單衣也不會覺得冷。
因為效果好,火牆的使用方法也同樣傳到了其他道州縣。
幾乎所有的考生都對太祖皇帝的這一壯舉交口稱讚。
要知道,科舉的幾場考試都是在冬日進行,寒冷也成為科舉考試的一大殺手!
許多考生腹有詩書,但因為身體貧弱,受不住嚴寒,不僅發揮會受影響,還會時時受到生命的威脅。
畢竟,因為考場受寒而一命嗚呼的考生並不在少數!
另一方面,京師既是首都,人才濟濟,同時又是關內道最大的州。太祖皇帝卻將整個州的考生都匯聚在彀文學院,進行科舉考試。
京師下屬縣眾多,再加上文風鼎盛,競爭壓力不可謂不大。
就如他如今要參加的縣試,每年光考生就有兩千餘名,其中佼佼者眾多。
所以,雖然童生試等級較低,但因為是與整個州的人進行較量,因而每年透過不了的人就有一大批。
因此,如果能在京師的縣試、府試、院試中摘得“小三元”,那就相當於打敗了整個京師的學子,相比於其他州縣來說,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陸爍正兀自想著這些,白管事就已來到他身邊,無奈道:“這才巳時剛過,天還沒亮呢!奴才以為來的夠早的了,可沒想到還是來了這麼多學子了。”
陸爍看著面前的人群,笑笑道:“京師的情況您又不是不知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縣試是開考的第一局,學子們自然要重視些,再加上人又多,許多考生又憂心來不及進考場,提前這麼久排隊倒也正常!”
嘴上雖這麼說,心中卻納罕:才剛剛卯時而已,這些人卻來的這麼早,也不怕考場缺覺。
幾人邊說著話,邊走近烏壓壓的人群。
等到了近處,這才看清楚人群的狀況:鬚髮斑白的也有,像他一樣十來歲的也有,彙集了各個年齡段的人,但卻又非常的井然有序。
原來是因為人數太多,學子們都被分成了二十來個小列,排著隊進入大門。
陸爍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所在的佇列。
他回身從清泉修竹兩個手中接過考籃和書箱,又對白管事交代道:“白叔,那邊已經不能進了,你們就送到這裡吧!我見這縣試要考大半天的時間,你們也不必在這裡乾等著,不如先趕著馬車回府,等估摸著結束的時間到了,再來接我也不遲。”
白管事卻很堅持。
“少爺不用管這些了,現在什麼事都不如您考試重要,我們幾個今日的主要職責就是讓您順順利利的進入考場,不安心的把您接回去,奴才是不會離開的。”
陸爍見他這樣堅持,又知道白管事素來是個妥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