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1/4 頁)
說奈難�匱�⒅�端�接肽芰Γ�滌眯圓⒉輝謁�目悸欠段е�凇�
儘管後來兩宋時期將策論應用到科舉考試中去,但因為策論主要是問計治國良策、所需的理論依舊從傳統的儒家經典中得來,適合高居廟堂之人所用,對於底層千千萬的小吏鄉紳來說,卻是藥不對症、收效不大。
但有了這雜文考試卻又不一樣了,如何審案辦案,這其中都有涉及,雖說這些題目不一定能夠切實的提高大齊底層官員的實際辦案能力,但有了科舉的幌子在前,考生們就不得不對此加以重視,故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題目的革新倒是能改善‘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尷尬現狀。
☆、第232章 兩用
或許太祖皇帝就是考慮到這一層,才會想出以這種方式來考驗考生的主意吧!
陸爍微微放下手中的毛筆,默了默,想到。
據陸爍所知,雜文這一項,不單單院試中要考,鄉試也是同樣。
院試和鄉試,雖然只是整個科舉鏈條中間的兩環,所得的功名不算最高階的,但它卻意味著考生話語權的提升。
考生雖不能借此在朝堂上謀取正經官位,但在本地卻更能受人尊重,且藉此獲得個鄉野小吏的官位也是不在話下的。
如此一來,太祖皇帝將雜文這一種考試形式應用到科舉之中,也在無形中敦促著考生多學習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至於成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無用書生,對於提高大齊底層官員的辦案能力有很大幫助。
想到這層,陸爍嘆息一口氣,感嘆太祖皇帝雖然種馬,做事為政卻著實高明,倒是為後世謀求了不少的福利。
陸爍甩甩腦袋,將這些與考試無關的東西從腦中甩出,就開始仔細將題目審了一遍,並在腦中翻騰出以往所知的具體辦案案例,等將全部問題都思考一遍之後,陸爍就開始下筆寫了起來。
從前往後,雖個別題目費了些腦力,倒是沒有能難倒他的。
等將幾道雜文寫完,陸爍向外頭的沙漏望了望,就見已經到了申時中了,前面這些題目,他居然只用一個時辰就做完了。
餘下就只有三道策論題了。
開始時陸爍就將題目全都看了一眼,雖然有些難度,倒也談不上答不出來的程度,他心裡一鬆,從座位上站起來,微微走動了幾步,活動下手腳,等發麻的大腿又開始恢復了知覺,他才重新坐回座位上,繼續答了起來。
同昨日一樣,當夕陽開始西垂時,整張複試的題目陸爍就基本上全部完成了,他照例將答案從前到後檢查了一遍,見沒什麼大錯誤,才將試卷收到昨日那個考籃中,放置在床頭處,他則接過小吏送來的飯菜,一邊慢里斯條的吃飯,一邊抬眼掃視著對面考棚幾個考生的情況。
就見同他一樣開始淡定吃飯的不多,許多人已經點上燈火、藉著微弱的燈光繼續抓耳撓腮的瘋狂下筆。
最典型的就是坐在陸爍對面的這位中年考生,他一邊埋首狂做試卷,一遍伸出手指蠻力的撓著頭髮,一頭本就凌亂的頭髮被他撓的雞窩一般,陸爍看的嘴角抽了幾抽。
這還不算,可能是心不靜的原因,他整個人大汗淋漓的,此時已經將上半身的裡衣脫了下來,露出白花花的肩膀肉,上面間或流淌下來幾縷黏膩的汗水。
陸爍遠遠掃視了一眼,見他為了試題連斯文都不要了,心內笑了一陣之後,又掃視了對面的其他幾人,見他們同樣都是如此,執筷的手不由一頓。
這次的試題果真如此難嗎?
陸爍心內有些疑惑。
前兩次縣試和府試時,陸爍不是沒見過資質差的考生,但那也只是個別罷了,這次他自我感覺良好,但對面這些人卻都一副被試題難住的表情,難道是自己想簡單了?
想到這裡,陸爍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他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他審題時十分的仔細,加上剛剛收試卷前,陸爍又仔細的檢查了一遍,陸爍現在確信,他所做的試卷在大方向上是沒有問題的,但這些人卻如此……
陸爍邊挑著碗裡的飯菜邊想,想了一陣,卻沒想出答案,他索性搖搖頭,不再想這些瑣碎。
陸爍這一夜睡得倒還安穩。一來是試題全部都做完了,陸爍了卻一樁心事,少思少想;二來陸爍睡得較早,臨近那位打呼嚕磨牙的同年仍舊在奮筆疾書,少了他的打擾,耳根倒是清靜不少。
次日陸爍認真將試題檢查一遍,又謄抄了一遍之後,就交了試卷,提前出了考場。
站